研学旅游玩中获益、工业旅游知识丰富、红色旅游以史为鉴......记者4月25日采访获悉,中山火炬开发区正不断创新整合新兴产业形态,打造“研学+工业+红色”的区域游新模式。
近年来,火炬开发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辖区各景区全力落实各项举措,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市民游客带去方便快捷的服务。
●景区提质升级,不断丰富旅游产品
景区提质正成为火炬开发区全域旅游创建的“助推器”。进入4月份,辖区的国家3A级景区咀香园亲子DIY基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亲子研学游团体,一派火热景象。景区负责人李国宾介绍,“我们正在扩建新的咀香园博物馆,新馆占地1500平方米,预计明年1月对外开放,届时可同时容纳500人研学参观。将打造成集传统工业园、研学游、网络平台直播、非遗体验馆四大板块为一体,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4月22日,中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300多人分批来到了这里,了解咀香园的前世今生、体验百年非遗杏仁饼的制作工艺。先把绿豆粉放入模具凹陷处,压实、后轻轻敲打模具两边,最后将模具反扣,“啪”一声,一个圆圆的杏仁饼就做好了。场馆内,欢声笑语和模具撞击声此起彼伏,好似欢乐的海洋。
“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来这里,今年已经是第八年了。”中山市实验小学带队老师吴敏玲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研学体验,并按照各年级学生的需求选择研学景点。之所以选择咀香园,是希望结合劳动节的节日气氛,让学生投身劳动中去。“学生们都很喜欢这里,边游边学,能锻炼学生课外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人记忆深刻。”
●打造红色旅游路线,推进景区提升改造
记者从火炬开发区宣传办获悉,现阶段,该区旅游业发展的定位以工业旅游为主、生态文化旅游为辅。目前,火炬开发区的工业旅游景区有除了咀香园,还有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该馆是中山市工业旅游的标杆,是广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在这里游客可参观酱油文化广场、酱油文化主展区、实验室、酱油生产线、体验中心,同时也配有购物中心,通过研学游为企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健康文化新业态旅游景区有国内最大的野山参文化博物馆,该馆2019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上百种人参,同时这里还推出有人参护肤品、人参花茶、人参酒、人参饼干、人参补品等旅游商品。生态旅游景点有:得能湖公园(百亩荷花池) 、 华佗山公园等市政公园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火炬开发区还有一条红色旅游线路正在升级改造中,它就是华盟珊洲生态园,是中山市“秀美村庄”建设示范点,集农业、科普、教育、观光、健康于一体,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游客可以参观古碉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抗战期间横门保卫战那段历史。据介绍,景区目前正在修缮,预计五一后对外开放。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张倩 实习生 林彦燊
◆图+2、视频摄制/黄艺杰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