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镇19岁小伙勤学苦练,只为圆参军梦
栏目:视频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2-0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当兵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很期待看到自己穿上军装的样子。”2月3日,在中山市港口镇群众社区一个温馨的宅院中,记者见到了19岁的苏智毅。眼前这个高高瘦瘦的少年刚刚得知自己通过了港口镇征兵初检的消息,脸上还带着喜悦的神情。去年,他因腰背不协调、下蹲不全,错失了参军的机会,通过一年的刻苦锻炼,2021年他顺利通过镇级初检、市级体检,向从小萌生的军营梦又迈进了一步。

出生军人家庭,耳濡目染

走进宽敞的客厅,电视墙边的柜子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苏智毅祖辈、父辈的军装照。苏智毅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曾祖父曾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叔父辈也有不少是参军的。翻开相册,一张泛黄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照片中身着帅气的军装,昂首挺立于车前的年轻小伙便是苏智毅的父亲苏敏光。


▲苏智毅(左二)及其家人。

“一把锹、一把镐,每天挖30米。”苏敏光手指老照片,回忆起从军经历。出生于1977年的他19岁时曾在安徽服役,当时他们需要在安徽挖沟渠埋下光纤电缆,“那是2、3月份,安徽的气温在零下几度,虽然没有下雪,但地里全是冻土。”他告诉记者,每每挖到一半,冻土下的水就会灌进鞋里,冻的双脚僵硬,不仅如此,由于没有保暖防护用具,手上生出的冻疮又红又肿,耳朵更是常常冻得发黑。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每个士兵每天都要挖一条30米长、1米深、80厘米宽的沟壑。于是,每天清晨7点,他便开始在地里劳作,直至晚饭前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量。但即便如此劳累,苏敏光每天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还会协助进度稍慢队友。“在部队,不分你我,任务就是集体的任务。”苏敏光说,进入部队以前,他是一个十分叛逆的人,不守规矩、不听管教,有时甚至会跟人打架,而三年的军旅生活彻底改变了他,在部队的严格要求下,他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也因此从一个大家眼中的叛逆少年蜕变成一个守组织纪律、有原则和责任感的军人。

前后三次应征,苦练深蹲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是年轻人向往的大学校,对我而言,握起钢枪保家卫国是一种使命。”苏智毅坚定地说。在祖父辈的耳濡目染下,苏智毅从小就特别向往军旅生活,刚满18岁,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应征入伍。然而,因为身体原因,前两次应征他都在体检时被刷下。“看似简单的并腿下蹲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苏智毅说,去年,在港口镇组织的征兵初检时,他前期检查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唯独在最后的并腿深蹲检测中,由于大腿韧带僵硬、身体腰背不协调,他未被列入应征资格。


苏智毅苦练深蹲动作。

为了圆儿子的军人梦,苏敏光带着儿子前往医院检查,在得知能够通过练习矫正后,不服输的苏智毅每天坚持锻炼。“上午去医院做物理治疗,中午去健身房上私教课,下午在家自己做韧带放松运动,坚持了好几个月。”苏智毅透露,刚开始锻炼时双腿像灌铅一样重,走路都非常困难,日复一日,拉伸韧带、靠墙下蹲练习……他将锻炼渗透在自己日常生活习惯中。苏智毅深知,不能让深蹲这道墙阻挡当兵的路,咬紧牙也必需要蹲下去,就算今年去不了,还有明年、后年。幸运的是,在2月4日的市级体检中,苏智毅顺利通过了深蹲等主要项目的检查。

此外,苏智毅目前就读于广州华商职业学校,大学生的身份也是他应征的一项优势,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圆梦军营。在谈到对军营的期待时,苏智毅目光如炬、踌躇满志地说道,“再难的事我也做到了,军队的苦和累也没有什么好怕的。”目前他最期待的便是穿上军装进入部队,去完成一次全新的蜕变。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张倩 见习记者 陆倩柔 实习生 苏晓莹
◆图+2、视频摄制/易承乐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港口镇武装部、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首个冰淇淋主题文旅景区来啦
15830人浏览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