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30多年,武式太极拳传人贾军海练就“硬功夫”
栏目:视频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29

一直以来,太极拳被公认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健康运动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12月17日,太极拳成功申报世界非遗,成为了我国继京剧、二十四节气等人类非遗项目后,又一项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 

近期,为近距离感受太极拳魅力,记者来到了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贾军海的武馆,了解他和太极拳的故事。

十二岁开始练习基本功

贾军海是武式太极拳的第六代传人,师从胡凤鸣,十二岁的时候便已经开始练功。

谈起练功的初衷,贾军海将其归于环境的影响,“我来自河北邯郸,中国太极拳之乡,这里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幼年的贾军海,自小便受到民间功夫故事的耳濡目染,内心对武林世界充满向往,加上同乡里大多都是“武林中人”,都爱好练习太极拳,因此,贾军海早早地便开始跟随师傅开始练习。

开始几年里的练习是枯燥乏味的,贾军海说,一个看似简单的基本功动作,一练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在同龄人还在嬉戏玩闹的时候,贾军海却要日复一日地练着基本功,如踢腿、悠腿、压腿、飞脚、下腰、里合腿、外摆腿、旋风脚、虚步、弓步、仆步等。而为了留出时间练功,贾军海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练上一两个小时再去上学,晚上放学回到家,也要练习上两三个小时才休息。

“人贵在坚持,练武即练人”

学了大概两年多的时间,贾军海也曾经想过放弃。“别的人都在玩,为什么我要这么辛苦的练功,而且来来去去就是这么几个动作,太无趣了。”带着这样的想法,贾军海就有几天不练功了,整个人懈怠了下来。但很快,身体上便发出了“警报”,这令他重新拾起了练功的习惯,“也是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人贵在坚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言放弃,练武即练人。”随后,贾军海更加积极投身于武式太极拳的学习。

多年习武,贾军海也因此练就了一个好身体,不仅身体上没有什么大病小痛,反应力与灵敏度也比常人略胜一筹。

2016年,贾军海受朋友之邀来到中山,开办了武馆进行教学,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武式太极拳。“在南方,太极拳的普及程度还是不够的,我刚来那会儿,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太极拳有哪些门派。”贾军海介绍。而现在,贾军海已经招收近70余名不同年龄段的学员,每年还积极参加公益宣讲活动,进行公益武术表演等,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武式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效果。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鑫
◆图+3/记者 黎旭升
◆视频摄制/黄艺杰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