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快速解债”骗局,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栏目:企业 来源: 发布:2025-11-12

案例回顾

近期,客户张女士因贷款逾期还款压力大,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某“快速解债中介”,该中介声称可通过国家不良资产处置新政策只需支付债务金额10%的服务费,即可以通过“特殊渠道”与银行协商免除剩余欠款,张女士信以为真,支付了2元服务费后,中介要求其停止与银行联系,并签署“全权委托协议”。然而2个月后,张女士不仅未收到银行减免通知,反而因逾期记录恶化导致征信受损,且中介失联,张女士才发觉被诈骗

案例分析

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负债人急于摆脱债务困境的心理,打着“国家新政策”“银行内部渠道”的旗号谎称可以通过所谓“处置不良资产新政策”帮助债务人结清所有债务,债务人容易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配合完成看似正规的流程,一步步掉进陷阱,最终不仅债务未减,反而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防范建议

1.认清“债务结清”的真相。凡是声称可以通过“特殊渠道”结清债务的,基本都是骗局。正规金融机构都有严格的业务流程,不可能存在“内部操作”空间。

2.选择正规渠道解决债务问题。确实存在债务困难的,应当主动与银行机构沟通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合法、正规途径应对债务问题,才能避免陷入更深的财务和法律危机。

3.增强法律意识保持清醒警惕"快速解债"承诺,珍惜个人信用记录任何声称能"特殊渠道"解决债务的,很可能是骗局切勿因一时心急而掉入更大的财务陷阱。

【素材来源】农行中山分行


编辑  冯淋   二审   王远扬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