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身体免疫不给力?不妨用“艾”来加油
栏目:企业 来源: 发布:2022-12-13

如何做好常规防疫的同时提升个人免疫力,成为了全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尤其随着近期中山冬天气温的忽上忽下,上呼吸道、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等慢性疾病也进入到了高发期。对此,中山顺景中医门诊部方面提醒,大家可考虑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体质选择艾灸+穴位推拿,不但可以缓解冬天多种躯体不适症状,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天气入冬,用“艾”温暖驱寒还治病

日前,在中山顺景中医门诊部与养生馆,笔者看到了不少市民上门进行,店里弥漫着一股艾草的香气。据顺景中医门诊部负责人卢自强主任介绍,宋代医学名著《扁鹊心书》中就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根据现代医学的活性成分分析,艾草具有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


顾客在专业机构接受艾灸治疗。

另外,早前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教授在接受央视访谈时也指出,科学的艾灸可帮助提升人体应对病毒的免疫力。卢自强介绍到,在中国传统医疗中,艾灸在防治瘟疫中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青睐。古代用艾作为防疫措施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艾点燃用其烟进行空气消毒防疫;二是通过灸相应的穴位增强人体免疫力,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尤其在冬天气温骤降的环境里,很多人都会出现感冒、关节不适等症状。而艾灸主要靠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起到作用。通过艾灸产生的温度或者是传统艾灸的烟进行刺激,使人体产生一种特定的应激状态,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效果。”卢自强表示,在中医养生保健角度,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之一,艾灸常用于防治各类寒邪侵袭的颈肩腰腿痛。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艾灸+穴位按摩:中医调理“治未病”

卢自强介绍到,艾灸提高免疫力的人体穴位包括大椎、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等。大家艾灸前后最好喝温水,饭后或运动后大汗以及洗澡后都不宜直接进行艾灸。若要同归艾灸治疗疾病,市民最好还需在专业的医生、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一般来说,艾灸+穴位按摩是目前现代中医“治未病”“治已病”较为常见的组合手法,能起到促进阳气升发,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功效。

譬如,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和穴位按摩,可以起到防治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关节炎、风湿痛等。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中医专业的调理治疗,最大的特色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调理方案。中医药调理可以服用中药汤剂、丸剂、膏方、颗粒、处方药膳等,也可以选用针灸、拔罐、刮痧、理疗、推拿等绿色物理疗法,提高人体免疫力。”卢自强表示,近一个月正值世界杯赛事,很多人都因为熬夜看球而导致睡眠不足,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上天气变化,各种病毒就更有侵袭人体的可乘之机。建议大家眼下在做好常规防疫的同时,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运动、理疗等生活习惯。

【文字】 梁展宏
【图片】 梁展宏


编辑  徐璇   二审  肖良津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58875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495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