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收取简历近万份,超千名学子达成就业意向!“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圆满收官
栏目:黄圃 来源:中山+ 记者 王蔚然 见习记者 方馨娉 发布:2025-10-20

10月15日至18日,由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办,广东省委人才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中山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活动举行。中山组织近800家(次)企事业单位,先后走进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四所重点高校,并联动东北地区24所高校开展综合招聘活动,为学子们打造了一条通往南粤的就业快线。

10月15日,“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辽宁专场开场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数据显示,此次活动线上线下累计提供超过2.2万个次优质岗位,吸引逾1.3万名学子踊跃参与,现场共收取简历9211份,其中本科3392份、硕士5634份、博士185份;初步促成1120名学子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博硕士占比超过66%。

28家企业共计提供博士博士后岗位379个。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提供博士博士后岗位260个,年薪最高达72万元;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博士后岗位24个,年薪最高60万元。这些高含金量、高薪酬的岗位,彰显了广东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与尊重。

“高规格+强产业”先打头阵
才聚南粤
架设南北交流“连心桥”

辽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与科教资源富集区,在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等领域积淀深厚;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需求旺盛。此次专场招聘精准锚定两地优势互补的契合点,从源头上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据介绍,为了让这场“学子之约”更具实效,活动在阵容搭建上尽显诚意。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念红,广东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邱璟带领招聘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进行深度交流,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旭东出席开场仪式,高度赞誉“百万英才汇南粤”,寄语高校学子抓住机遇、早日找到心仪工作。每到一所高校,校领导均与招聘团一起到招聘现场,与用人单位交流、为应聘学生加油,共同为南北“双向奔赴”助力。

除强大阵容外,活动更以创新化的精准对接逻辑,从源头提升学子匹配效率。针对不同高校的学科优势,活动并未采取“统一组团”模式,而是积极推动广东产业需求与高校王牌专业深度绑定,最终形成“高校输出优势毕业生、企业获取精准资源、学子明确求职方向”的三方共赢格局。

开场仪式上,主办方为10名“百万英才汇南粤”校园大使颁发聘书。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此外,一系列配套合作举措,更让高校学子与产业的联结持续深化。开场仪式上,主办方为10名“百万英才汇南粤”校园大使颁发聘书,打造一支留校青年宣传队,搭建起校地紧密联系的长效桥梁;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刘晓峰、刘具龙现场分享扎根中山的创业就业经历,用真实案例传递南粤发展机遇;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的就业指导部门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为后续人才定向培养和长期合作交流打下基础。

“大舞台+深对接”打响头炮
精准匹配
打造校企供需“直通车”

当然,学子“连心桥”的搭建只是第一步,这场“青春逐梦之约”的核心,从来不是简单的“相遇”,而是要让辽宁高校的学科长板与广东产业需求精准咬合,实现校企两端的双向共赢。

首站大连理工大学专场便率先点燃学子对接的热潮。199家企事业单位带来超5000个优质岗位,覆盖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吸引4千多名学子到现场咨询,收取3167份简历,达成意向340人。神舞科技创始人郑辉直言“一小时内就收到30余份优质简历”;明阳智能中央研究院-漂浮式平台研发室主任刘晓峰返校招聘时更是感慨,广东“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氛围,正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沃土。此外,10月15日晚,明阳集团还举办了专场宣讲活动,累计吸引大连理工大学学子 106人,线上线下共收取本科生简历56份,硕士简历235份,博士7份。

招聘现场人气火爆。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承接大连理工大学专场的火热态势,聚焦海洋经济与新能源产业的大连海事大学专场接续发力,中山投控、明阳集团等企业的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曾两次赴广东开展学术交流的大连海事大学研三学生赵晋秀,一直对广东心怀向往,坦言“这里的人文气息与市政环境都让我心动,通过此次活动已成功对接实习机会”;中山籍学生、船舶电气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四学生高扬,则直呼这场招聘会像“一条回家的路”,通过与家乡企业深入沟通,更加坚定了返乡发展的决心。

大连海事大学专场。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这份高校学子对接的热度持续延伸至东北大学专场。依托该校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学科优势,国内领先的创新药企业康方生物精准匹配需求,带来细胞生产技术员、精密仪器分析员等十余个岗位。康方生物招聘负责人范启鹏表示:“提前对接了东北大学的优势专业,现场学子关注度高、简历投递踊跃,不仅为企业塑造良好的雇主品牌提供了平台,也为企业新生力量储备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

东北大学专场,学子们与招聘单位互动交流。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针对辽宁大学的文科优势,招聘团则精准“定制”岗位供给,通过集中释放财经管理、法务服务等职位,为文科学子打造专属对接场景。中山籍学子、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罗培源在现场偶遇家乡企业,直呼“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温暖”,目前他已与中山城建集团深入接洽,计划进一步沟通入职事宜。

辽宁大学专场,毕业生在中山企业的展位前咨询了解。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好工作+好房子”拔得头筹
暖心保障
筑牢学子“留粤根基”

这场招聘活动之所以收获满满,不仅在于岗位的优质与对接的精准,更在于从细节处发力,以丰富的创新举措和坚实的保障政策,为学子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求职体验。

活动现场的“青春集市”,成为最具人气的打卡点。15000份城市见面礼陆续送到学子手中,集赞领文创、职业测评、政策咨询等互动环节热闹非凡。中山非遗美食杏仁饼、十五运特色文创潮玩同步亮相,让辽宁学子在求职之余,提前品味岭南风味与城市活力。

此外,四大主题功能区也各显神通:政策咨询区详细解读南粤政策优势与中山城市魅力;职业指导区有专家一对一解析行业趋势与职业规划;AI赋能就业区依托大模型提供简历优化、面试陪练等智能化服务;签约区则备好“城市礼遇”套装,为达成意向的学子送上满满的仪式感。

AI赋能就业区依托大模型提供简历优化、面试陪练等智能化服务。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签约区备好“城市礼遇”套装,为达成意向的学子送上满满的仪式感。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安居才能乐业,中山结合此前调研了解到的学生求职时常问当地房价的情况,创新提出“好工作+好房子”,通过房价对比,让应聘学生直观感受什么叫“同样的年薪、翻倍的性价比”,同时用实打实的住房保障政策让学子安心。活动现场,中山推出的“幸福安居计划”诚意十足:一方面提供“临时落脚保障”,学子若想前往中山找工作或应聘面试,可申请免费7天的青年驿站住宿,解决短期住宿;另一方面推出“长期安居福利”,5家中山房企参与专区,并专门面向“百万英才汇南粤”入职学子定制精装修单价低至5500元/平米的优惠房源,专门适配年轻人的购房需求。同时,针对到中山安居的应届毕业生、新中山人,还推出了超过总价1%的政府购房补贴,多维度降低安居门槛。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红利,切实为学子消除了“安居之忧”,让“留粤发展”的选择更有底气。

活动现场,中山推出的“幸福安居计划”诚意十足。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乡情是联结游子与家乡的重要纽带。招聘会期间,团中山市委联动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分别在大连、沈阳两地举办粤籍学子座谈会。会上,来自广东各地市的82名学子齐聚一堂,通过观看《到广东、够广东》《你最珍贵 就在中山》等宣传片,并结合苏炳添、陈艺文等“打call”视频,沉浸式感受广东与中山的产业活力与发展机遇。

粤籍学子座谈会,搭建学子了解家乡、联结乡情的桥梁。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此外,活动还聚焦学子们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座谈交流环节。其间,学子们不仅敞开心扉畅叙乡情、交流职业规划,还围绕“企业文科岗位需求”“本硕培养晋升差异”等问题提出求职困惑,企业代表与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积极回应,结合岗位特点、职业路径及人才补贴、安居保障等政策,为学子们答疑解惑。来自东北大学的中山籍学子刘晋源说:“座谈会听到了久违的广东话,更全面了解家乡的发展,坚定了我毕业回家乡发展的信心。”

更温馨的是,主办方还为每位学子赠送“四最青年”文件夹、笔记本等中山青年文创产品,让文创成为学子与家乡联结的温暖印记。

“强合作+新机遇”引领头雁
长效赋能
奏响“粤聚英才”时代强音

如果说精准招聘解决了“当下聚才”的迫切需求,那么校地联动与产学研融合,则为“长期育才、用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活动中,中山不仅着眼于眼前的岗位对接,更致力于搭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

亦如10月15日大连理工大学专场,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的就业指导部门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明确未来将在毕业生输送、实习实践、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当天下午,中山市粮食储备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围绕粮食检测、工业污染控制等领域开展技术洽谈,计划联合攻关行业难题。

10月17日东北大学专场,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中山兴中集团、中山人才和数字集团等企业则与东北大学科研院、软件学院、机械学院对接探讨产学研合作路径。

10月17日东北大学专场,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10月18日辽宁大学专场,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再与辽宁大学就业指导部门签订了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6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现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标志着粤辽两地就业创业合作进入常态化、机制化新阶段,为后续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18日辽宁大学专场,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再与辽宁大学就业指导部门签订了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后续,各方将以双向沟通、供需对接为纽带,一方面联合培养输送适配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力,另一方面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刘云飞对此次合作充满期待,他表示,这场专场招聘活动一方面为学校2026届毕业生提供了精准的就业机会,助力学子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也让广东省充分了解了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情况,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合作铺平了道路,期待以此次活动为“破冰”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地双方在就业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深度沟通与合作。

从精准细致的学子服务,到实打实的配套政策……这场跨越千里的招聘活动,让中山以 “对接岗位的耐心、兑现补贴的诚心、解决顾虑的暖心”,为辽宁学子们送去了来自湾区的诚意,也为南北协同发展、产业优势互补写下了温暖注脚。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