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后山社区:跑出旧改攻坚“加速度”,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栏目:西区 来源:掌上西区 发布:2022-09-26

今年以来,西区街道党工委全面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一社区一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教育管理党员、服务凝聚群众、推动创新发展上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

其中,后山社区东临岐江河,西靠马山,南至富华道,北至岐港路、彩虹大道,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2015年,马山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后山社区3028户居民、90%用地面积纳入征拆范围。在西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后山社区党委紧扣“三旧改造”这一工作重点,聚焦群众切身利益,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马山旧改攻坚工作。


▲后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立足旧改“关键点”,红色“铁军”勇担当

西区街道马山旧改项目是全市启动最早、面积最大、影响最广的旧改项目,广受群众关注。后山社区党委在西区街道党工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旧改攻坚作用,成立以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为核心的旧城改造党员攻坚小组,并召集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热心老党员、老居民代表组成信息支援小组,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开展带头签约、带头交付、带头搬迁的“三带头行动”,坚持落实分片包干、一户户走访摸底的“一线工作法”,握紧党建引领“方向盘”不动摇,跑出旧改“加速度”。


▲社区党员干部向居民详细讲解补偿安置协议。

针对情况较为复杂的怡安阁商铺,社区党委迎难而上,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联合马山攻坚指挥部和经联社进行多轮深度研判,合理安排人员力量,确保马山旧改攻坚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召开党员大会和股民代表会议,详细讲解分析相关政策法规,立足旧改“关键点”,吹响攻坚号角。最终,怡安阁商铺以86%同意率表决通过,顺利签署拆迁补偿协议。截至今年8月,马山旧改项目累计协调“三旧”改造拆迁矛盾纠纷90余宗,调节成功率100%,出具各类证明材料1900多份,完成签约2200多宗,签约率超99%,完成搬迁2100多户,总搬迁率超98%,完成征收房屋拆卸1900多户,拆卸率超85%。广大党员干部用拼搏和坚韧展现出西区“铁军”的决心和耐心,为全市的旧改工作提供了“马山经验”。

打造阵地“作用点”,提升党建硬实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后山社区党委以做好旧改工作后的社区建设为立足点,切实把百姓心声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积极打造服务阵地,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以辖区内楼宇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网格为抓手,后山社区党委积极推进“党支部+物业+业委会”组成的“三位一体”小区治理联动机制,分别在碧翠华庭、星晨广场等4个物管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打造党群服务“微阵地”。针对辖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一特点,社区党委以碧翠华庭小区为试点,成立助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小区长者提供医养结合、老年社交教育、心理之家等专业全面化养老服务,并将服务延伸覆盖至各小区,为居民提供更舒心的环境和更贴心的服务。

后山社区党委充分利用黄健故居红色教育基地资源,积极开展理论微宣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发挥红色教育“主阵地”。2022年以来,黄健故居共接待各类组织11个,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0余次,服务党员群众500余人,进一步打通党员群众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后山社区在黄健故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延续后山历史文脉,今年以来,后山社区党委投入4.9万元打造后山村史馆,通过实地走访老党员、老村干,以及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积极收集村史资料、历史旧物,让村史馆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让旧改更有温度,让城市更有记忆。


▲后山社区村史馆。

凝聚民心“动力点”,提高服务软实力

为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做好旧改“后半篇文章”,社区党委打造“党建+N”品牌项目,围绕志愿服务、邻里关爱、文化活动等内容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依托志愿服务队、党员“双报到”等力量,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网格化等“党建+志愿服务”,为民生添温暖。今年以来,后山社区党委共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近200名,累计公益服务时数14000多小时,服务群众1500多人次。

在“党建+关爱邻里”上,后山社区党委整合党建资源,积极发扬邻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今年以来,社区党委积极对接中山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中山农商银行南区分行等4个共建单位,开展微心愿认领、关爱党员探访日、爱心助力安居行动、“先锋红”对接帮扶等活动近40场,结对帮扶重大疾病、孤老病残等困难家庭近20户。


▲后山社区在端午节举行文体活动。

以“全公益,零收费”为宗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小区党群服务站等活动阵地,后山社区党委连续5年开展“缤纷暑假”公益夏令营,并充分调动辖区文艺团体资源,组建曲艺社、太极队、篮球队等多支文体队伍,举行“我们的节日”、年度文艺汇演等“党建+文化活动”,以“活动常办”推动“群众常来,人气常聚”。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启动防汛(防暴雨)III级应急响应
原创 17730人浏览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