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位置看,三溪村更像是城市人的“精神院落”,静卧城中,总有风雅。十多年前,这个“城中村”一度面临“拆旧”境遇,后因其自然完整的传统村落样貌和几代中山人的情感寄托,被社会各界呼吁保护下来。峰回路转,五湖四海的人来到三溪村活化侨房、开办餐饮,这里很快成为中山早期文艺村落的代表。
中山人高志龙正是这个时候关注到三溪村,属于最早“入溪”的一批。十年间,他与这座“半城半乡”的村子一起经历着成长的喜悦、发展和困惑,以及价值的迭代。
从文化到旅游差一张纸
从旅游到文化隔一座山
三溪村分为上中下三条街,以三街为轴,有多条小巷穿插其中,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青砖黛瓦、雕花窗墙与玻璃树屋、彩色门楼俯拾皆是。有不少画家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创作地。
高志龙非常看好三溪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2013年,他以物业投资的方式进驻三溪。这一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私房菜也纷纷“抢滩登陆”。他们对原有侨房进行艺术化改造,一时间,邀亲偕友去三溪吃饭,成为中山的时髦事。
几年后,有关部门着意控制餐饮商家的数量,敞开大门吸纳更多文化创意产业进来,以此丰富文旅业态,激发市场活力。2015年,三溪古屋文化商圈党支部成立,高志龙任党支部书记。他认为,调整业态是三溪发展的必然方向,一方面考虑到餐饮对房屋、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想提升整座村子的文化厚度和游客的体验深度。
知名度和人流量固然是开启乡村振兴大门的重要钥匙,但真正能够推动乡村走向长远繁荣的,始终是具有鲜明文化属性、持久情感连接的专有品牌。无论游客还是市民,到了三溪村,除了宾朋尽欢吃餐饭,除了呼朋引伴拍张照,还能引发更多情感共鸣和价值碰撞,形成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持久生命力的文旅生态圈。
有学者曾提出,从文化到旅游差一张纸,从旅游到文化隔一座山。“一张纸”指的是市场,如果文化脱离了市场,则只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天地,难以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一座山”则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需要不断耕耘、持续挖掘。
无论捅破“一张纸”,还是翻越“一座山”,其实都非易事。
意识到这点后,高志龙决定把更多精力放在三溪文化基因的挖掘、植入方面。他带领古屋文化商圈团队,融合网红思维与人文情怀、链接文化资源与市场营销,不断地提炼在地历史、呈现美好生活方式,尽可能让三溪村看起来会呼吸、会跳跃,也会“长大”。
让资源流动起来
共谋一场文艺IP智造实验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高志龙主导或参与引入了文化艺术、新媒体、非遗、研学等多个文化项目。例如粤剧、植物染、珐琅彩、香云纱等,因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而广受市场青睐。“我们不单是把他们招揽进来,还会对其进行资源支持和品牌培育。”高志龙说,根据项目市场前景的不同,分别会在场地租金、资源嫁接、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扶助。有些品牌或者店铺,在三溪村发展成熟了,可以去其他地方开设分店。
今年11月1日,东区非遗项目起湾金龙的工作室也将入驻三溪。据高志龙介绍,双方将采用资源互置的合作方式,既丰富三溪村的文化样态,也将传统非遗项目引流到更年轻、更多元的文化市场中。
常有人问:三溪村文艺气息浓厚,其文化底色到底是什么?对高志龙来说,一切都在流动、变化,有些问题还没来得及琢磨透彻,很快就被新的问题所解决,或者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文旅IP层出不穷,三溪村也面临着从消费到文化、从单元到多维的价值迭代。这里有旅游和文化的关系映照,有多元文化的流动与耦合,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在观察中判断,在实践中取舍。
“事实上,我们的压力和挑战非常大。”高志龙坦言,由于地处城区,三溪村并没有一般乡村的山水优势和财政补贴优势,而是在市场经济中近乎“裸泳”。这种模式的优势是灵活高效,对文旅市场的新动向反应敏锐,但缺点也显而易见,挑战大、风险高,要使出浑身解数在市场中频繁“露脸”,建立相对稳定的粉丝群和消费群,才有可能获利。
曾在深圳中山两地经营广告品牌公司的高子平,年轻、热情且谦逊。去年,他决定返乡二次创业,主攻乡村设计、乡村运营方向。跟随高志龙一道,高子平带领团队对三溪村内现有物业在保留原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艺术包装,一批别具风格的民宿、本土小吃餐饮特色店铺、文创体验店、咖啡书屋应运而生。闲置已久的代表性建筑梁氏宗祠,也被活化为三溪艺术博览馆,各类绘画、摄影、雕塑等作品展应接不暇;村口的篮球场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轮番上演。
深中通道开通后,三溪村人流量明显看涨。“不仅成为游客的打卡地,也要成为本地居民的服务区。”在高志龙看来,让三溪村处处有创意、景景显文化、每家店铺都有故事可以讲,这还不够,必须要保持旺盛的文化输出,才能让人一来再来,把三溪文艺生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主动参与其中。
从感官刺激,到精神愉悦,最终到自我发现与实现,或许正是这场文艺IP智造实验的关键之处。
【出品】乡村照相馆融媒工作室
【采写】谭桂华
【摄影】余兆宇
编辑 谭桂华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