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遇上“无地可用”的现实困境,应如何突围破局?
这样的问题,曾经横亘在中山发展的路途上。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中山出让土地中10亩以下地块近70%,5亩以下地块近50%,11.2万亩单层锌铁棚厂房平均容积率不足0.65。受制于空间不足,2012-2021年十年间,中山工业投资增长连续在珠三角垫底。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当是时,中山人毅然拿出改革的魄力,选择了直面问题、向难而进。2022年1月,一场没有退路的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正式打响。
1000个日夜,一场充满辩证思维的改革,在中山城乡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破解“小”的困局,成就“大”的空间;撬动“旧”的模式,转向“新”的动能;实现“内”的安家,开展“外”的招引……在大破大立之中,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正以全新的方式打开。
“小”与“大”
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中山乡镇经济异军突起,遍地开花的村镇工业园,曾为这个先发地区注入强劲发展动力。中山土地面积在广东省21个地市排第20,小小的地方,却有大大的能量,孕育出了灯饰、小家电等辐射周边、畅行天下的产业大集群。
40多年来,中山镇域工业不断扩张变大,城镇土地开发强度随之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一味摊“大”和无序发展,导致了土地的严重碎片化,城市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工改”前,中山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接近40%,部分镇街的开发强度甚至高达85%,远超国际警戒线。高强度开发与低效用地并存,可出让土地近半不足5亩,不仅难以满足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需求,更无从承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
在剩余的零碎土地里“见缝插针”,无法实现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如何将分散资源重新盘活、解放,汇聚成牵引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直面发展之问、时代之问,中山大胆求索。成立市工改指挥部,每个镇街均设立工改专班,市直机关近500名年轻干部奔赴一线。通过念好“谈、移、拆、建、引”五字经,累计出台86项“工改”新政,清理113项市镇制定的不符合实践需要、自缚手脚的政策,成功探索“单一主体归宗+连片奖励”“挂账收储+异地代建”“综合整治+三生共融”等10种改造模式。在1000天的时间里,中山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2万亩,推动“工改”拆除整理项目1560个,其中千亩以上2个、500亩以上4个、100亩以上75个。
“工改”打破了工业用地瓶颈,成为中山制造业当家的坚实支撑。2023年,中山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3%,增速全省第二。2024年1-8月,“工改”项目完成工业投资130.36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7.2%。小榄、南头、东凤等老牌工业重镇,“工改”项目投资更是撑起全镇工业投资的“半壁江山”。
曾经变“小”的发展空间,又重新“大”了起来。在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500强名单中,中山13个镇上榜,其中小榄镇进入前100强,位列第17位。9月22日,央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广东篇”播出,大篇幅聚焦中山“工改”破局成效。
知其难为而为之,“工改”是中山锚定发展最大困难、抓住最主要矛盾,一点点蹚出的一条逆袭之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工改”是中山以全市为试验场,探索的一场关乎前程命运的大改革。
“新”与“旧”
中山“工改”,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在破解土地空间之困的同时,“工改”还倒逼推动了产业结构、发展动能的新旧转换,为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适足之履”。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中山不容有失。但在“工改”之前,遍布全市的低效工业园,让城乡面貌逼仄破旧,低端的锌铁棚里,藏着落后的“螺丝批”工厂、废品收购站,直排的污水和废气,污染着一方水土,侵蚀着群众健康……反观周边先进城市,大气磅礴的产业平台,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无不彰显生机活力。现代化产业体系会在哪里扎根生长,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曾经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旧船票”,注定无法登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巨轮。
扭转旧观念,树立新理念,中山在所必行。对城市前途命运的共同关切,让越来越多的人读懂“工改”、投身“工改”。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想改”到“我要改”,中山发展的新变量,当从这样的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而始!
以“工改”开新局,龙头企业向“质”提升。广东长虹园区将分3期实施“工改”,最终建成长虹海外出口业务新一代智能制造产业园。TCL空调中山基地,通过“工改”,过去厂区分散、物流成本高、数智化改造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两家“百亿企业”乘“工改”东风,原地增资扩产,实现了产能、业态的双升级。
“工改”乘“技改”,园区穿上数智化“新衣”。在小榄镇拆除整理的“工改”土地上,华帝智能产业园落户,解决了困扰企业多时的“成长烦恼”,预计明年上半年新园区投产运营,可新增年产值40亿元。瑞福达触控、番翔混凝土、杰事达精细化工、利达莱纺织制衣等一大批企业,借助中山的扶持政策,推动“工改”和“技改”齐头并进,把改造过程变成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锌铁棚变高标准园区,改出产业发展新生态。在黄圃镇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昊森5G数智产业园建成投产,16个智能制造项目落子动工,将实现产业链集聚和高效配套。东凤镇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过2000亩,新建高标准工业厂房约105万平方米,最早改造的富华电器,自用之余引进多家规上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租用,年产值提升了5倍。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中山坚定不移依靠改革闯关,大胆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机制,推出了一批管用、好用、实用的政策,有效激发各类权利主体参与“工改”的热情。
可以说,中山抓住了逆水行舟的产业变革关键期,通过“工改”扭转了传统发展方式,避免了历史问题积重难返,推动城乡形态、产业形态逐步实现凤凰涅槃、脱胎换骨。一众市场主体则抓住了“工改”政策窗口期,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挣脱不想改的“旧笼子”,解开不能改的“利益结”,打消不会改的“顾虑关”,勇敢地破旧立新、破土重生。
闯过这一关,中山才能托举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向着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阔步前行。
“内”与“外”
中山“工改”走到今天,一条重要原则遵循是“重外不轻内”。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工改”改出的用地,首先用于本土企业的增资扩产;二是“工改”过程中,决不损害现有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了满足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的燃眉之急,中山可以“不惜血本”。三乡镇的和胜股份公司亟需扩大50万套金属制品生产项目,三乡镇党委政府果断协调,将和胜股份旁边一块48亩的镇属企业商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途,供和胜股份长期租用,并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建厂房、协调临时生产用地。“住改工”虽然损失了至少10倍的地价差,但换来的是企业的坚定扎根、长期成长。
为破解企业在改造中的后顾之忧,中山创新性实施腾挪园建设,帮助企业实现“不停产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近三年,全市共规划腾挪安置园64个,建设腾挪安置载体115个,已腾挪安置企业651家。
内“培”、外“引”。“工改”腾出的宝贵空间,一方面夯实产业内在基底,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链外延拓展。1000天里,一个个新招引企业“安家”的故事,正是城市产业发展拔节生长的声音。
神湾外沙科创城一期项目已入驻企业近百家,不少来自大湾区城市;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牵头头部会员企业,联合社会资本方共同投资建设板芙镇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近日,中山首个港资低效工业园改造项目“东皇科技产业园”在火炬高新区“湾区智谷”封顶,外资企业尝到了中山“工改”的“头啖汤”。
招商引资有底了。结合“工改”腾出的空间,中山面向“大湾区”、面向全球产业规划产业蓝图,通过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助力“新十大舰队”扬帆远航。
市场主体增多了。截至2024年6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总量超67万户,位居全省第7,同比增长9.02%;登记制造业经营主体超13万户,同比增长5.34%,其中企业超8.2万户,占制造业经营主体总数的61.59%。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通过提升土地收益、助力乡村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工改”成为促进产业振兴和富民增收的落脚点,2023年,中山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二。
中山“工改”,固有“大”与“小”的考量,也有“新”与“旧”的博弈,而最终所要达至的,是由内及外的思维、眼界、气质之变。一方面,“工改”作为中山破解产业空间、生态环境、城乡形态、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多重矛盾的“关键一子”,有力支撑“百千万工程”打开新局面,从根本上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深中通道打开了中山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山的黄金大道、开放大道,“工改”所释放的发展能量、潜力空间,将支撑中山更好参与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城乡蝶变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工改”三年攻坚的时间节点日渐临近,走通了“最难之路”的中山,正当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步履铿锵、驰骋不息!
出品:中山日报政前方工作室
主笔:黄凡 郭锦润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