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丨中山服务业,未来一定“Yeah”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中山+ 郭锦润 谭华健 发布:2024-08-13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8月13日,中山高规格召开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要坚持生产生活双向发力,以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坚定不移把文旅产业作为中山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的文旅城市。中山为何把服务业、文旅产业发展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未来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服务业兴市强市之路?

中山推进服务业兴市强市,路在脚下。记者 王云 摄

(一)

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业态之一,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程度高低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服务业兴则百业兴,服务业强则百业强。

中山人自古就有发展服务业的基因意识,商业文化尤为兴盛。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兵战不如商战”的观点;孙中山重视商品流通,主张振兴商务,畅想“货畅其流”。明清以来,香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东西交融,帆樯林立,商通四海、商兴百业,涌现出近现代四大百货公司创始人等一批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改革开放后,中山人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先后建成了全国首家中外合资大型游乐园长江乐园、首家中外合作温泉酒店、首家温泉高尔夫球场等多个服务业领域的“中国第一”。1980年底开门迎客的中山温泉宾馆,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服务,都是当时内地招待所无法相比的。在这所文旅产业的“黄埔军校”,孵化了餐饮、娱乐、住宿等服务业链条,滋养了“开放、创新、专业、好客”的中山服务精神内核。

中山温泉宾馆,写就中山旅游业一段佳话。记者 文波 摄

为了一睹“芳颜”,八方游客来到中山三乡。开始有人担心,游客会把当地的鱼肉鸡蛋吃光,推高物价。可实际情况是,游客的消费增长刺激了生产,生产增加稳定了市场,不但物价没被抬高,宾馆的名菜“红烧石岐乳鸽”,还在口口相传中形成品牌、打开市场,雏鸽饲养量从2万只激增到20多万只,不少农民成为了养鸽专业户。

中山乳鸽,声名在外。记者 黄艺杰 摄

如一朵报春花迎风招展,中山的开放之姿,吸引了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全国旅游看广东,广东旅游看中山”成为一时佳话。发展资源随之涌流,华侨回乡创业兴起,招商引资空前活跃,让彼时还是农业大县的中山,吸引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一步步夯实制造业基石。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山跻身“广东四小虎”行列,专业镇特色集群经济兴起,城镇化进程加速。

回顾历史,文旅产业作为改革开放之初中山先行产业、排头兵产业,不仅是中山现代服务业的原点,也成为中山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化城市化迈进的重要引擎。可以说,是“中山服务”带动了“中山制造”,成就了中山工业经济的辉煌。

富华酒店,涅槃重生。记者 易承乐 摄

观照现实,今天深中通道已经通车,中山掀开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新的一页。我们必须重新唤醒当年“搞文旅”“搞服务”的那股精气神、那股灵活劲,让中山服务业再次兴旺起来,让中山这座城市再次兴旺起来。

(二)

近日,由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省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和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近三十家单位、企业共同制定的《化妆品生产工艺验证指南》正式发布并实施。位于中山火炬高新区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参与该团标的起草。广东化妆品产业规模各项数据均占全国一半以上,中山化妆品产业产值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在化妆品产业由“大体量”向“高质量”转型的进程中,行业标准制订、检验检测、工业设计、跨境电商、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各类技术服务业,得以蓬勃发展。

中山化妆品产业产值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记者 余兆宇 摄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制造业越先进、技术程度越高,越需要高端服务业与之配套;同样,先进制造业中产生的新技术,也会催生更丰富、更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相比之下,中山服务业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中山崖口村稻田边的一家咖啡馆。记者 王云 摄

中山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8个省级专业镇,古镇灯饰、小榄五金、沙溪服装、大涌红木家具、北部三镇智能家电、黄圃腊味等特色产品蜚声中外,产业的“浓度”和“集聚度”都很高。近年来,中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花大力气引进了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台。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顶尖的科创平台,是孕育生产性服务业的温床。

大涌红木家具,引来各地客商。记者 文波 摄

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这个主攻方向,大抓设计赋能、创新赋能、电商赋能、数字赋能、专业赋能、新兴业态赋能,让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中山瞄准“2.5产业”全面发力,满怀信心踏出一条光明新赛道。

(三)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其《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指出,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服务业作为融通千行百业、牵系千家万户的经济“稳定器”,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根本依托。

8月初,《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要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山提出,要大抓生活性服务业,挖掘住宿、家政、养老、托幼等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大市场。

南朗街道竹林城市举办风筝节,吸引不少游人。记者 文波 摄

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旅游业领域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27.25亿人次,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再看中山,深中通道开通首月,中山累计接待游客39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其中过夜游客117.5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同比增长90.14%。

时逢暑假,中山市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记者 余兆宇 摄

深中通道不仅为中山带来了“聚光灯效应”,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泼天流量”。虽然客观而言,中山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消费场景不足、商业业态相对低端,但中山有大湾区独树一帜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有不容错过的丰富美食、望山见水的都市乡愁,城市本身自带光环流量,巨量市场就在家门口。火爆出圈的关键,在于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嵌入新营销、玩出“新玩法”。

8月10日,孙文西路步行街的香山剧场正式亮灯启用。记者 易承乐 摄

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构建“一人、一山、一城、三海、推进八大重点工作”的“11138”文旅发展大格局,打造“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的文旅城市。接下来,要将这一系列的部署举措落到实处,拿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旅名片,同时用心经营好、打造好“中山服务”品牌。假以时日,中山一定能实现文旅突围,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

出品:中山日报政前方工作室
主笔:郭锦润 谭华健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310人浏览   2025-04-20
原创 9363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