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照相馆 | 稻田“父与子”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中山+ 乡村照相馆 发布:2024-02-29

2月28日,来自三乡镇的陈少明、陈伟强和来自沙溪镇的梁辉权、梁柏铭两对父子不约而同都在忙于今年的水稻育秧工作。十多天后,新一年的春耕将拉开大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择业机会的增多,像这样的稻田“父子兵”数量正在减少。从土地中摸索了“一身本事”的老一辈农人,希望把自己丰富的农业经验和技能通过手把手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在陈少明和梁辉权看来,这种传承方式不仅有助于保持农业技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农业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陈伟强在育苗大棚察看秧苗生长情况。

来自土地的“一身本事”

陈少明16岁开始下田务农,栉风沐雨种了四十多年水稻,从土地中获得了大量一手经验。这些经验未必写得进教科书,甚至很难总结提炼为普适规律,但胜在丰富、实用,可快速“对症下药”。

“就像今天育秧用到的基质,这两种看似一样,实则大不同。”陈少明指着地上两种不同包装的基质介绍说,一种单价19元,一种19.5元。两者价格只差0.5元,但同时用它们培育的秧苗,生长高度却差了三四公分,贵价的基质肥力明显更胜一筹。但即便如此,老陈也没有全部选择贵价基质。他要考虑成本,1300亩稻田算下来,0.5元的差价可不是小数。“要根据耕种时间、天气等多种因素,找到时间和效益的平衡点,再决定两种基质各买多少。”淳朴的老陈笑道。

再比如,前几年插秧施肥时,很多人都选择用无人机,儿子陈伟强也打算这样做。但这一方案很快被陈少明叫停。他表示,刚进田的秧苗植株矮,无人机施肥挥发较多,性价比不高。他利用插秧机的施肥装置,一边插秧一边侧深施肥,又精准又不浪费。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种植户渐渐都采用了这种施肥方式。

梁辉权祖孙三代在田间劳作、玩耍。

类似的经验也体现在梁辉权身上。2月28日一大早,梁辉权就来到育秧基地。他掀开塑料薄膜,谷种已经长出近10公分,翠绿的秧苗上挂满了露珠。“等气温稳定到20度左右就可以栽种了。”梁辉权对儿子梁柏铭说,种植水稻要结合秧苗的生长情况和气温情况来灵活判断,不能根据固定时间来种植,这样才有利于水稻生长。

水稻虫害控制也一样,根据以往经验,每年芒种、秋分时节,都是害虫生长繁殖的高峰期,这个时候打药能将虫害扼杀在“摇篮”。“如果错过该时节,稻田很有可能暴发病虫害。”老梁不厌其烦地向小梁传授着他的一手耕作经验。

机械化是“父子兵”的默契

在陈少明的农田和家里,停着各种各样的农机。粗略一算,总共有8台整地机、3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1台烘干机、1台拣米机、4台无人机,还有1条播种流水线,总共价值300多万。

三年前,儿子陈伟强年过而立。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回到农田,回到父亲身边。三年间,陈伟强和另外几位年轻的老表一起,帮助父亲在机械化方面作了大幅改进。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也强化了农场的规范化管理,更有利于分工合作。陈伟强主要负责机械操作及维修保养等,另外几位老表有的负责水稻生长,有的负责开拓市场,父亲陈少明则统管全局。在他们的通力协作下,耕种农田面积由原来的300亩迅速扩张到了1300多亩。再加上帮农户代管的部分,总数约达2000多亩。“除了集体所有的部分,我们是中山目前最大的水稻种植户。”陈少明告诉记者。

各种机械设备已是现代农业的“标配”。

同样的默契也存在于梁氏父子间。早在2008年,梁辉权就买了人生第一台农业机械化设备——手扶式插秧机。在普遍人工插秧的年代,这称得上是“时髦”之举。同一时期,梁辉权又买了烘干机等农业生产设备。此外,每年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会,梁辉权也从来不会缺席,都会前去洞察农业生产的新方向。

一晃20多年过去,2019年年底,梁辉权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接班人——儿子梁柏铭。作为一名软件工程测试员,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让梁柏铭感到疲惫。在人生何去何从的迷茫时刻,梁柏铭最终选择了农业领域,他希望在这里找到人生的新方向。“我目前主要负责农业机械化操作,同时跟着父亲慢慢学习种植技术。”梁柏铭说,农业设备更新太快,而且越来越智能化,父亲年纪大了,有点跟不上机械的更新迭代速度,但父子俩对于农业机械化的默契是完全一致的。

“把土地交给年轻人,很放心”

凭借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齐全的机械设备,陈、梁两对父子近年都开辟了农业生产的新赛道——代管稻田。据了解,陈少明父子去年帮农户代管了七八百亩稻田,梁辉权父子也帮人代管了1000亩稻田,地域涵盖小榄、东凤、民众、沙溪等镇街。此外,年轻的接班人们还自带设备,帮助有需要的农户施肥、打药,按照市场价每亩10块钱的价格计算,半天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林少明在向记者讲解插秧机的施肥装置。

看着儿子逐渐可以独当一面,陈少明已萌生退意。他表示,与自己同龄的老农人大多都已退休,并且由于后代不愿再务农而彻底退出了农业领域。老陈很欣慰,儿子愿意“子承父业”,而且冲劲十足,“把土地交给年轻人,很放心。”

在陈伟强看来,农业不同于其他领域,很多经验从教科书、视频中是学不来的。父亲不管退不退休,都将是自己未来农业道路上的“定海神针”,希望父子接续传承,共同努力,不断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出品】乡村照相馆融媒工作室

【采写】谭桂华 陈雪琴

【摄影】盖刘宝

编辑 谭桂华  二审 隋胜伟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日报社召开2023年度通联工作表彰会
原创 11644人浏览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