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点 | 与乌鸫做邻居!也许它就住在您居住的小区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中山+ 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陈嘉卉 发布:2023-04-30

 

鸫科野鸟是中小型鸣禽,

善于在地面跳跃或行走。

歌唱也是它们明显特征之一,

广布于全球,达170多种。

在中山,

居住小区里时常见到的鸫科野鸟多是乌鸫。

它们披着一身黑色的体羽,

或在草地上漫步,

或在窗台鸣唱,

仿佛就是大家的邻居。

 

 01 停在秋枫树上的乌鸫  

居住的小区门口“藏”着一棵秋枫,我一直不太留意。那个角落,有好几棵大树,春夏的时候,一副遮天蔽日的样子,远远望过去,好像都是一样的。

对树的品种认知并不多,加之城市居住小区的树种,都是移植的,又多是新品种,跟乡下的本土树种区别很大。

吸引我过来观看秋枫的,是一只乌鸫。远远的,我在望远镜里就看到了它。停在树上,将整个身子倾斜着啄食果实。冬天都过去了,树上还挂着密密麻麻的果实,这是一棵什么树呢?

于是向前走,人至树下,乌鸫早已展翅起飞,绕着屋顶飞了一个圈,然后消失在隔壁小区的树林里。那棵我并非一眼就能认出来的树上,仍然停着好几只小鸟,叽叽喳喳个不停。

我捡起果实,仔细端详,有点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这到底是什么树的果实。

只好上网一查——秋枫。那是一种大戟科秋枫属植物,常绿或半常绿大乔木。

 

 02 在树丛里寻找乌鸫的身影 

一只黑色的鸟,似乎有点神秘,总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倏地从我的眼前滑过,然后潜入小区最密的树丛里……

我举着望远镜,追了过去。我确认,它就在树丛里,我却找不到。站在树丛外,突然从密不透风的树丛里传出一阵古怪的声音。

我打开手机,录了一段鸟鸣声。仔细聆听,似乎觉得声音像一大串含糊不清的嘟囔声。上网一查,大概率是乌鸫。

乌鸫不正是黑乎乎的鸟么?

也不能单看颜色。跟乌鸫一样黑乎乎的,甚至体型跟乌鸫有点相近的野鸟,挺多的,有乌鸦、喜鹊、鹊鸲、八哥、鹩哥……

一段时间后,树丛里一阵声响。我提高了警惕,举着望远镜,循着声音望了过去。

果不然,这只黑色的野鸟跳上了一棵树中上层的枝条上,周围的叶片少了,露出了它的半个头部。镜头里,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喙是金黄色的,还有眼圈也是黄色。一会儿,它又叫了几声单调的“do do”声。

原来是一只乌鸫。

 

 03 乌鸫是众鸟的领唱者 

站在小区的一片草地上,头顶忽地滑过一只黑色的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它就隐入游泳池边上的树丛里,然后从高处洒下歌声来。

好在我这些年略做了一些功课,仔细听了几轮,终于确认那是乌鸫的歌声。

每一只乌鸫的歌唱,似乎并没有固定的歌谱,几乎都是随心而唱,又或者临场发挥,模仿其它野鸟的歌声,故而还有“百舌鸟”之称。

我举起望远镜,循着歌声,一棵草木一棵草木地寻找着。很快,乌鸫明黄的喙从枝叶间露出来,继而便是它的乌木般黑亮的体羽……

镜头里的乌鸫,认真地鸣唱着,一小节一小节地鸣唱着明亮的哨音,又像是笛声……它不止唱一首歌,这段曲子似乎才唱了几个音符,它又换了另一段歌谱。无论怎么换歌谱,它的音色始终饱满,仿佛穿透了冬日的阳光,直抵心灵深处。

乌鸫纵然时常当众鸟的领唱者,或在山雾缭绕的清晨,或在落日沉沦的黄昏,却并不抢风头。领唱了一段,乌鸫就会换曲子,站在枝头,仿佛如夜色般渐成黑色的剪影。它唱得如此热烈,声音随着它一振一振的身体荡漾开来,让人有一点点的感动,又有一点点的喜悦。

 

 • 自然课堂  • 

乌鸫有“百舌鸟”的称号,不仅喜欢鸣唱,而且还喜欢模仿其他鸟的声音。更为神奇的是,乌鸫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发出不同的鸣叫声,有时像笛声,有时像箫声,而且不同的叫声,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说乌鸫是全球性的鸟类,一点都不假。它还是瑞典的国鸟,被印在邮票,到处发行。还有,在西方,乌鸫与云雀、夜莺并列为三大文学鸟类,时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而在中国,唐代诗人王维早就写过一首《听百鸫》的诗——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出品】中山日报自然一点工作室

【策划】何腾江

【文字】何腾江

【视频】陈嘉卉

【图片】陈嘉卉


编辑 何腾江  二审 黄凡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3166人浏览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