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点 | 八哥回巢!在博爱路和起湾道的十字路口记录壮观图景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中山+ 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陈嘉卉 发布:2023-02-27

在博爱路和起湾道交界处的十字路口

长着好几棵小叶榄仁树

此时

小叶榄仁刚刚开始长出细细密密的苞芽

远远一望

树枝还是光秃秃的

视野开阔

正是观察八哥回巢的好时机

近日,自然一点工作室团队在傍晚时刻

守在十字路口

记录了八哥回巢的壮观图景

▲ 八哥停栖在小叶榄仁树上

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

这是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句,此时就像城市里的夕阳,在楼宇间左奔右突,终于露出了金黄色的光线。

我与蟑螂老师站在一处十字路口的安全岛,架着摄像机,守着路口对面的几棵小叶榄仁树。刚刚还抱怨今天的天色过于阴沉,甚至有点灰暗,拍下来的景色仿佛都是灰色调……

正说话间,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照射在对面的楼房墙面上,折射下来的光线,似乎映衬着边上的树木,周围一下子就光亮多了,这多多少少让人的心情一下子明亮了起来。

显然,我们来得太早了,八哥还在外面觅食。对面的路口,有四五棵小叶榄仁树,枝条上正长着苞芽,有的苞芽仿佛急性子了点,冒出了白白的嫩叶,叶缘还有一丝丝的绿色……

“要赶紧拍一拍八哥黄昏回巢的壮观景象了,再晚了,树叶全长出来了,八哥全躲在枝叶间,效果就差多了。”难得蟑螂老师“急”起来。他是那种慢吞吞的人,谁都急了,似乎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他急。

于是,我们下午就跑了过来,一看,树上空空如也。候了大半个小时,来了一只鹊鸲,卖命地鸣叫,隔着几十米,我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没有鸟回应鹊鸲,也许觉得无趣,叫了一会儿,鹊鸲竟朝着我们的方向飞了过来,越过我们的头顶,最后停在我们身边的一棵樟树上,仍然鸣叫着,真不知道,它是不是在呼唤它的伴侣呢。

等了整整一个小时后,两只八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它们并没有停栖在树上,而是绕着飞了一段距离,最后落在了高高的灯柱上。灯柱比小叶榄仁树还高出好一大截,八哥在灯柱上歇息着,我们举着望远镜盯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 回巢前,八哥还要聚在灯柱上开个小会

很快的,一只又一只八哥纷纷落在了灯柱了。看来,它们回巢前,还要聚在灯柱上开个小会的样子。

待到了晚上六点,一群又一群八哥像潮水般,纷纷往树上落。在它们飞翔的时候,尾下覆羽黑色里呈现出白色的横纹,极为好看。正是这些白色的横纹,成为辨认八哥的重要标识。

一下子,树上落满了八哥,根本数不过来。这时候,正是城市交通最繁忙的时段,人群像流水一样,随着红绿灯的指引,向着家的方向流淌着。

人在树下,鸟在树上,互不干扰。奇怪的是,这一群八哥只停在安全岛的两棵小叶榄仁树上,另一侧还有三棵小叶榄仁树,可是一只八哥都没有。

哪怕是隔着一条大马路,哪怕是车流声人流声鼎沸,也无法掩盖八哥嘈杂的声音。这种椋鸟科的鸟,纵然鸣唱婉转多变,但嘈杂是它们的标签,到哪里都这般吵闹的。

显然,这一群八哥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种群,到了夏天,它们还会在附近的密林里筑巢繁殖,到时候,也许就会观察到雏鸟八哥了。

▲ 八哥停在小叶榄仁树上过夜,它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种群

 科普小知识 

于城市普通居民而言,有时候并不能太准确地分辨出八哥与喜鹊、乌鸦,它们似乎都是黑乎乎的,简而言之,就是黑色的鸟。

1.八哥属于椋鸟科,鸣叫声嘈杂是特征之一;喜鹊和乌鸦则是鸦科,鸣声多为单调的“呀呀”声。

2.八哥通体乌黑色,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嘴基的地方有一撮耸立的羽簇,还有就是飞翔时,有一道宽阔的白色翅斑;喜鹊的体色,虽然头、颈、背和尾上覆羽着灰黑色,但背部其实是有蓝绿色的,而且上腹和胁都是纯白色的,格外显眼;乌鸦的体羽大多是黑色或黑白两色,有一个特点非常明显,就是它的翅膀远长于尾巴,而嘴、腿及脚都纯黑色的。人们大抵上更愿意称乌鸦为黑色的鸟。



【出品】中山日报自然一点工作室

【策划】何腾江

【文字】何腾江

【视频】陈嘉卉

【图片】陈嘉卉


编辑 何腾江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返程将至,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11748人浏览   2025-05-04
原创 9955人浏览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