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点 | 众鸟喧嚣!在中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看鸫科野鸟抢食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 发布:2023-02-21

到了春天,不止只有草木才蓬勃生长,山野里的鸟雀也雀跃起来,以至于到了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片小树林里,众鸟喧嚣,一时有一点的恍惚,难道这是闹市?

噢,也对,这里就是野鸟的闹市,只是我们闯了进来,打扰了它们。这么一想,多多少少有点抱歉。

“你没来的时候,刚刚有好几个人在这里拍鸟,都成了网红拍鸟点了。”蟑螂老师先到,我辗转了好几圈,才跟他汇合。

此时,正是下午的3点半,工作日,公园的游人并不多。小树林边的马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走过,不时向我们这些“野人”张望着。

根本顾不上游人的目光,树顶上的鸫科野鸟正吸引着我。它们不时鸣叫着,从这一棵冬青树飞到那一棵冬青树,争着吃冬青树红色的果子……

在蟑螂老师的指点下,我举着望远镜里一一辨认这些鸫科野鸟:灰背鸫、乌灰鸫、虎斑地鸫、乌鸫……诚然,乌鸫是我在居住小区常见的野鸟,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 灰背鸫 Turdus hortulorum

 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只灰背鸫。少年时,我曾在灵界村见过它,并不熟悉,却是极为难忘。我在一篇自然散文《灰背鸫胆子小脾气大》写到了它——


 灰背鸫干起活来,确实太粗糙了。它那短而粗的脚,不断地在翻着竹叶沙沙响,还将泥土扬起来,落满了全身。

从背后看过去,这灰背鸫简直是彻头彻尾的“灰头土脸”。可是,它压根不在乎这些,还将屁股翘得高高的,活像一台挖土机。


我猫着身子挪过去,想趁灰背鸫专心挖土的时候,袭击一下它。它似乎并不发觉背后的“敌情”,还在用脚乱刨一通。尘土落在它的身上,灰背鸫抖了一下身体,就在这一瞬间,它似乎觉察了什么,头都不回转过来,就直接蹿上竹枝上,低下头发现了我之后,从竹叶间穿梭而过,“腾”地就飞到旁边高大的龙眼树上,一下子就隐入了茂密的树叶里去了。

“这也太机警了吧。”我正感叹着,树上传来“唧——唧”的怒鸣声,恐怕是向我示威呢。

 此时的灰背鸫不在地面,而在树上。它的爪子正紧紧地抓着枝条,整个身子向下俯着,不时啄食着红果子。偶尔,它们还会因为争食而打了起来,翅膀拍打树枝发出很大的声响,越发显得热闹了。

那是一只雌鸟,上体是灰褐色,有着不甚清晰的白色眉纹,从颏、喉到胸部呈现出白色,尤其是颏下的部位有着星星点点的黑色斑点,且极为浓密。这个地方,恰恰也是雌鸟与雄鸟最大的区别之处。

回来查了资料,便能发现,要是灰背鸫的雄鸟,它的冀下和腹部和雌鸟都是橙色,但头、胸及上体其余部分皆为灰色,喉部则为灰白色,有时还呈现出深色细纵纹……这么一看,雌鸟比雄鸟更为漂亮。

▲ 乌灰鸫 Turdus cardis

正在观察期间,好几只乌灰鸫也落在了冬青树上,整个林子就越发热闹了。乌灰鸫平时多是栖于落叶林里,又或者藏身于茂密的林子里,生性羞怯,并不太容易见得到。

一只乌灰鸫雄鸟在枝叶间跳跃,一开始还误认为是乌鸫。因为乌灰鸫雄鸟的上体也是纯黑灰,像极了乌鸫黑溜溜的体色。只是,它的下体其余部位呈现出白色,尤其是腹部及两胁都布满了黑色斑点,尾下覆羽有着明显的白色,到了尾羽则变成了灰色。

要是乌灰鸫的雌鸟,俨然成了另一种鸟。它的上体灰褐色,下体主要还是白色,上胸具偏灰色的横斑,胸侧及两胁沾赤褐,胸及两侧跟雄鸟一样,都有着星星点点的黑色斑点。

▲ 怀氏虎斑地鸫 Zoothera aurea

林子里还有怀氏虎斑地鸫,这是我认识鸫科野鸟中最为漂亮的,又大又壮,体色又像虎皮色,颇有“虎”气。

在望远镜里观察怀氏虎斑地鸫,发现它的眼先是白色的,上体是橄榄褐色,下体白色,全身布满了黑色端斑和淡棕色次端斑,形成覆盖全身的清晰黑色鳞状斑,尤其是胸部和背部最为密麻。

事实上,怀氏虎斑地鸫更难遇见,它的主要生境为中低海拔的林地,一般不集群,可谓独来独往。它的声音极为柔和,在这片嘈杂的林子里,很快就将它的声音掩盖了。

我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似乎才20多分钟,突然有一阵震颤的啾鸣声响起。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那便是野鸟的警报声。好像就在瞬间,林子里响起窸窸窣窣的声响,继而听见了翅膀不时拍打枝叶的声音。这时,我才感觉到,林子里的气氛有点紧张。

“也许,刚才野鸟不知道从哪里感受到了危险,拉响了警报,全飞走了。”蟑螂老师苦笑了一下,头从相机的镜头前抬了起来。他刚才一直“躲”在镜头背后拍着纪录片。

这时,我发现一只灰背鸫从树顶斜俯着飞了下来,在半空中又急速避开树干,一瞬间就钻进了附近的小山头里,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野鸟拉响警报的场景,我在欧阳婷老师的《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一书里读到了一段极为精彩的书写——


警报声持续了足足三四分钟,像是钢琴奏鸣曲急切的快板部分,尖锐、急促,有如人类世界的众声喧哗、团结紧张,而里面仍然有一个主音统领全局——是棕头鸦雀那非常有力的三音节亮音。此时感受到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同心协力。

 

对,每一只野鸟都不是一个个体,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同心协力地应对险情,既要驱赶漫漫长夜,又要提防无处不在的危险。

这是每一只野鸟所具备的生存技能。它们给予我们的启示,除了坚强,还有力量。

 


【出品】中山日报自然一点工作室

【策划】何腾江

【文字】何腾江

【视频】陈嘉卉

【图片】陈嘉卉


编辑 何腾江  二审 黄凡  三审 朱晖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