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点 | 黑夜里,我们在荒山野岭寻找“虫子的江湖”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 发布:2022-12-07

山越深,天越黑,虫子越多

“自然一点”工作室团队时不时披着夜色进山

寻找“虫子的江湖”

这一次进山,我们的收获颇多

既看到了虫子间的战斗

也领略了虫子的智慧

感悟到了生命的伟岸

01 水黾在水里进食 

下午四点半,我们就开始进山了,还是去地豆岗坑水源保护区。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步行3公里后,在一处溪沟边停了下来。溪沟的水从上游潺潺而流,坐在石头上吃干粮的时候,水流声丁冬响。

远离喧嚣的城市,进入山野的深处,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这是自然的力量。

才刚开始吃干粮,蟑螂老师就发现了一只逆水而上的水黾。记得国庆时进山,我们在另一处溪沟里也发现了水黾的身影。

水黾是水生半翅目类昆虫,似乎在有水的地方都常见得到。水黾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像武林高手,身怀轻功,在水面走过,似乎一点儿的痕迹也没有留下。


● 水中的水黾

溪水湍急,从石缝间淌过,在一处低洼的水面形成一片湖面。水黾并不在湖面闲庭信步,而是划到湍急的水流处,试图逆流而上,前进几步,流水又将它往下游推几步,反反复复,进进退退……这么一想,我倒觉得,那是水黾在玩水。

还没到六点,山野就开始黑了下来。四周除了溪水淙淙声,似乎还没有听不到秋虫鸣。

“很多虫子产了卵,就进入了生命的尾声。”蟑螂老师的话音才落,我们就发现了一只油茶宽盾蝽四脚朝天,躺在地上。

同行的科普老师捡了起来,放在掌心里,让我们观察。这只油茶宽盾蝽倒是蛮漂亮的,体色有黄、橙黄等,背部还有蓝黑色斑。“季节一到,它们产了卵,就自然死亡了。”

“也许,附近还有茶果野树。”科普老师颇有经验,油茶宽盾蝽喜欢在茶果树上吸食汁液,这样的话,果实很容易就脱落了。

夜幕全部裹下来的时候,我们已架设好所有的设备,正式进入夜拍环节。

沿着溪沟往上游才走出两步,我们就发现了水面又有新情况:一只水黾正在水面吞食一只蛾子。

显然,这是一只掉到水里的蛾子,正好被水黾发现了。它的爪子夹着蛾子,在水面划来划去。在镜头里,可以清晰看见,水黾的嘴弯成管状,正吸食着蛾子的体液……

这是一只送上门的美食,水黾正在水面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食,任凭我们怎么拍,它似乎都不介意。

  02 看见了“虫子的江湖”

山脚边,长着一株毫无显眼的山胡椒。旁边还有很多植株,叫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杂乱无章,沿着山脚长了开来。

夜已深了,山风吹过来的时候,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于是不知不觉就加快了回程的步伐。

“哇,蚂蚁在放牧。”蟑螂老师似乎永远拖在队伍的后面,走走停停。他在山胡椒的叶子背面发现了虫子界经典的画面——

 

一只蚂蚁正在山胡椒的叶片上放牧一群蚜虫,旁边竟有一只蜘蛛觊觎着蚜虫,于是蚂蚁拉开架势,准备迎战蜘蛛……

 

这是今晚夜观最精彩的场面,我们差一点就错过了。于是,走在前面的朋友赶紧往回走,涌上来,拍照的拍照,拍视频的拍视频,菲菲也赶紧出镜解说。

我凑了过去,认真数了一数,蚜虫竟有19只。它们在一片撑开的叶片上排列着,正在分泌蜜露。蚂蚁在蚜虫的周围不停地打转,偶尔停了下来,赶紧吃几口蜜露。

● 聚集在页面的蚜虫

旁边的蜘蛛试图进攻,蚂蚁冲过去,蜘蛛绕到另一片叶子上,躲开了。蚂蚁折回来,又在蚜虫的附近巡逻,时刻保护着蚜虫。

蚜虫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它的保护神就是蚂蚁。蚜虫的排泄物是蜜露,成了蚂蚁最好的食物。这是虫子界的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就在我们拍摄的间隙,蜘蛛悄悄从叶片的正面绕到背面,发动了偷袭之战,竟得了手。蚂蚁这一回似乎生气了,将蜘蛛赶远了。

“要不是蚂蚁的保护,这些蚜虫早就被蜘蛛全部消灭了。”蟑螂老师笑笑,然后收拾设备,赶路。

  03 蛾子与蚂蚁抢食树汁 

一只褐色的蛾子一直趴在树干上的样子,将整个翅膀打开,足足有9厘米长,差不多占据了整面树干。

我一量,树干直径也就10厘米多一点点,好在它的翅膀斜了一下,在树干的一面上,留出的空间多了一点点。

树干上,不知道是谁挖掉了一块树皮,裸露出来的时候,赤红赤红的,像伤口。我一量,伤口有3厘米长,上面爬满了一堆的蚂蚁。

蛾子也趴在树干上,伸出长长的嘴巴,像一支吸管,插入树干,津津有味吮吸着树汁。


● 吸食树汁的尺蛾

本来是各吸各的树汁,吸着吸着,蚂蚁可能是仗着“蚁多势众”,一口咬了蛾子的嘴。蛾子势单力薄,赶紧将嘴巴缩了回去,藏了起来。

蛾子依然趴在树干上,一动也不动。倒是蚂蚁爬来爬去,一会儿这里吸一下,一会儿那晨吮几口,还不断发出信号,呼朋唤友的样子。于是,树干上的蚂蚁越来越多了,蛾子缩回去的嘴,一直不敢伸出来。

大概一个小时后,我们又返回来现场,发现蛾子终于将嘴巴伸了出来,又在吮吸着树汁。而树干的蚂蚁却只留下三五只,东吸吸,西吮吮,一点也不专心,调皮着呢。

  04 草蛉的智慧也是生命的伟岸 

● 草蛉的卵

夜越发深了,山里的气温一下一下地降下去……人一停下来,身体就会擅抖:冷了。

我们正往回走,准备出山了。山野的夜晚寂静又喧嚣。人在走路的时候,整座山野似乎都是寂静的,耳边回响着的,都是我们的脚步声;脚步一停下来,观察虫子,耳际里全是虫鸣声……

“看到了吗?草蛉的卵!”蟑螂老师停了下来,指着一棵横逸而出的枝条。只见枝条上整整齐齐排列着7只卵。

“哇,太神奇了。”同行的菲菲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惊讶得眼里发光。

“这些卵是向上擎着,更神奇;还有一种卵,是向下吊着,一样的惊艳。”我在一本昆虫书上看过这样的场景,也写过草蛉的故事。

这一棵细小的枝条上,一条细线就这么举着一只卵,在山风的吹拂下,稳稳当当,仿佛是一缕钢丝焊住了,令人叹服。

7只卵,7条细线,一字排开,甚至每条细线之间的距离几乎都是均等的。每只卵,其实就如米粒般大小,椭圆形,精密排列,仿佛是重要机关的密码数据,实在难以破译。

蟑螂老师打开了摄像机的灯光,在逆光的照耀下,7只卵就像7枚玉石般散发着银白色的光泽,在黝黑的夜幕下,闪闪发光。


● 草蛉的卵

“这一条细线,其实就是卵的保护线。”蟑螂老师说,纤细而柔韧的细线上可能还存有难闻的气味,让蚂蚁不敢靠近,也可以让那些试图觊觎的虫子望而生畏。

我们久久凝视着这一画面,始终想像不出,那只穿着翠绿色长裙的草蛉母亲是如何完成这样的高难度产卵工作的。

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工程师”“艺术家”等一系列的词语。噢,不,这些词语都不能完全呈现草蛉的伟大,只有一个词最恰当,那就是——母亲。

草蛉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敌唾手可得的食谱,它殚精竭虑,如举重般向天扯出一条细如头发的丝线,以阻挡那些不怀好意的偷猎者。

这是一只草蛉的智慧,也是生命的伟岸。
 


【出品】中山日报自然一点工作室

【策划】何腾江

【文字】何腾江

【视频】陈嘉卉 杨永飞

【图片】陈嘉卉

【出镜】杨永飞


编辑 何腾江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