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中山位列第20名!比去年上升3名
栏目:南区 来源:中山+ 记者 袁婵 郭锦润 发布:2024-05-2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近日,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发布2024中国地级市品牌评价综合影响力指数,中山以425.97分的品牌指数,在全国百强名单中排名第二十。据悉,自2018年发布以来,中山连续6年上榜,相比去年,今年中山排位上升3名。

中山,传统与动感交汇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记者 夏升权 摄

高质量发展的中山故事

近年来,中山上下围绕区位、产业、空间、环境、社会信用建设等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大局大势中积极主动作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故事,推动城市形象不断出彩。

这里区位很优越。位居大湾区几何中心,是扼据要津、通江达海之地,一小时生活圈内有五大国际机场、五大国际港口。

近年中山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成功争取南珠中城际顺利动工,深南中城际、佛山地铁延长线前期工作提速;中山港新客运码头即将投入运营;首条深中“空中的士”航线有望年内开通……“海陆空铁”交通枢纽全方位升级,中山与各大城市的距离,还在拉近。

国家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进入通车倒计时。记者 缪晓剑 摄

这里产业很扎实。中山历来重视制造产业,在这片沃土上孕育了许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

如今,中山已有39个工业大类中的33个,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8个省级专业镇,形成了以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北部三镇白色家电、大涌红木为代表的“一镇一品”鲜明区域发展特色品牌,并在重点推动制造业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了华帝厨电、蒂森克虏伯电梯、厨邦酱油、榄菊日化、欧普照明、奥马冰箱、太力真空袋等知名品牌,孕育了国内海上新能源龙头企业明阳风电、世界一流抗癌新药生产企业康方生物等众多创新型企业。

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明阳风电,始创于中山。记者 夏升权 摄

这里空间很广阔。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地,珠三角不少城市都面临产业空间的瓶颈制约,且都把“向存量要空间”作为破题关键。

这方面中山先行探索,这两年坚定不移啃“最硬的骨头”,蹄疾步稳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已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3.5万亩,到今年底预计将突破5万亩。

当前,中山正全力推进深中经济合作区、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等合作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十大跨镇街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承接高端产业资源,有了足够的底气。

现代化产业园区遍布中山各处。记者 王云 摄

这里环境很宜居。中山是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地级市。相关评估报告指出,中山空气质量优良,森林植被指数高,生态环境好,气候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气候景观多样,旅游和度假气候条件优越,十分宜居宜养宜业宜游。

近年来,中山植被指数、森林覆盖率增加明显。在气候宜居类40项评估指标中,有35项达到优良,优良率达88%。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获“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称号。

中山是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地级市。记者 夏升权 摄

这里人才很受尊崇。中山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是人才逐梦湾区、扬帆启航的舞台。

近年来,全市投入1.56亿元高标准建成中山国际人才港,建成面积超1000亩的广东省首个地级市人才公园,出台《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和“人才23条”,实施“中山英才计划”,全市各类人才已突破百万。包括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成为中山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

中深人才集体婚礼——因为爱你,选择中山。记者  黄艺杰 摄

这里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近年来中山市坚定不移改革创新,以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探索实践,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信用中国”网发布2024年最新一期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广东中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再传喜报,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为90.36分,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国261个地级市里中山排名第一。

信用建设,处处可见,中山正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记者 冯明旻 摄

塑造大湾区城市
国际传播的“中山样本”

在全国地级市城市品牌指数关键指标——2024全国地级市传播热度指数评价中,中山排名全国第十,体现了网民对中山的关注度,也反映了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近年来,中山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各方资源、加强议题策划、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等多种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山好故事、好声音,让中山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山。

中山是最受网民关注的国内城市之一。记者 夏升权 摄

在机制建立方面,中山积极整合市内市外宣传资源,成立全省首个地市级海外传播中心,组建城市形象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构建国际传播格局。

中山成立了全省首个地市级海外传播中心。记者 卢兴江 摄

在渠道构建方面,中山坚持造船出海,率先开设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官方账号“This is Zhongshan”。创新开通中山英文网站,出版《中山画刊》《中山日报(海外版)》《中山侨刊》,面向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山侨胞和国际友人赠阅。中山坚持借船出海,加强与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外文局、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央媒省媒联动,对外推介“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城市形象。坚持借嘴发声,以国际友人视角聚焦中山高质量发展,推出系列短视频《老外@中山》,已推出短视频60多期,总覆盖人群超2亿人次。

中山的海外传播内容矩阵做得有声有色。陈思理 设计

在内容建设方面,中山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文化资源、侨乡文化、非遗等,对外展示开放、包容、博爱的中山城市形象,呈现中山拥抱大湾区、融入大湾区的生动实践,帮助海外用户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

中山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文化资源、侨乡文化、非遗等,对外展示开放、包容、博爱的中山城市形象,图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记者 余兆宇 摄

在形式创新方面,中山顺应国际舆论格局和国际传媒生态发展趋势,开展网络传播、增强全域传播意识、发挥名企作用,奏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交响乐。

在重大活动策划方面,中山积极争取更多国字头重大活动落户中山,先后举办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联合中国外文局承办首届“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打造一年一度的“驻穗总领事中山行”,举办拉美文化交流周、美食节等活动,收获一大批城市粉丝。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缪晓剑 摄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中山也提升了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初,《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3)》发布,中山市获得“中国城市(区) 国际传播示范案例”及中国城市 (区) 海媒运维案例,也是广东唯一入选地市。

中山,欢迎您。记者 夏升权 摄

【小百科】

中国地级市城市品牌

综合影响力指数

据了解,中国地级市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是由中国城市品牌评价项目组、人民日报社属中国城市报依据国际标准《品牌评价基础和原则》和国家标准《品牌评价城市》等,运用国家部委近两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全国293个地级市进行标准化分析,最终计算出各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

指数采用“质量”“服务”“创新”“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五个一级指标以及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传播指数”“国家级特色品牌数”“优良天数”“绿化覆盖率”等37个二级指标,突出城市的美誉度和辨识度,旨在促进城市因地制宜,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创建极具辨识度的中国品牌城市。

百强榜单详情。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中山城市品牌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山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形象传播的成效显现。

中山城市品牌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山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形象传播的成效显现。记者 余兆宇 摄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