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 | 郭渊:抢抓实验区建设机遇 融入“强中心”战略
栏目:南区 来源: 发布:2022-06-1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南区街道作为中山城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广东首批省级产业园、中山市首个省产业园,也是中山的重点侨乡之一,如何抢抓历史机遇、扛起沉甸甸的责任?

近日,南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渊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机遇,南区街道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做大做强省级产业园为主线,重点写好产业发展、文化提升和城市品质“三篇文章”,全力建设“科创新城,美丽侨乡”,以南区街道的实干担当服务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大局。


▲南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渊。

 01 


做大做强省级产业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驱车沿着城南路、永安路、西环路驶去,沿路多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无不展示着这里的蓬勃与生机。郭渊表示,近年来,南区街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社消零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今年1月,中山南区产业园获批省级产业园,目前南区街道正承借省级工业园的东风,以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脚踏实地稳住经济发展大盘,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力夯实南区街道高质量发展根基。

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建平台。郭渊介绍,中山南区产业园(省级产业园)规划面积为1671.6亩,包含中山科技创新园、国家火炬电梯产业园、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大产业平台。南区街道将抢抓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释放的政策红利,加速省级工业园“美丽蝶变”。一方面,加快建设以中山科技创新园为核心的中山科学城智慧创新谷(中科智谷)、以电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国家火炬电梯产业园、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3个千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工改工”“工改综合”和私人(企)低效工业用地改造等项目,打造跨境电商、3D打印、工业设计等N个有潜力的产业平台,构建“1+3+N”现代产业平台体系。此外,南区街道还将继续申报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二是落项目。郭渊介绍,南区街道一向坚持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增后劲的重要措施。今年南区街道纳入市级重点工业项目7个和重点建设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金额40.85亿元。街道级重点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37.4亿元。目前,奥美森等7个重点项目已动工建设,友利莱等6个项目将于年内动工。

三是腾空间。南区街道响应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的号召,重点攻坚恒美园山仔白石环工业园区改造升级。目前项目进展良好,一期集体用地365.4亩统筹整备工作,6月底前将完成企业搬迁。与此同时,有效推进了一批私人“工改”项目。该街道有信心完成年前承诺的“全年低效工业园区拆除整理不少于510亩,违规违章、乱搭乱建拆除面积不少于80000平方米”的目标。此外,坚持工改和招商同步推进,已有2个优质项目意向落户园山仔,预计产值近50亿。

四是大招商。依托省级产业园平台,南区街道瞄准了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招大商、招好商。目前共有本地增资扩产意向项目16个,意向投资43亿元,近一半项目年内落地;在谈项目12个,意向投资56.45亿元,年内拟落地6个。

 02 


深挖侨乡历史文化资源,写好文化提升这篇文章

众所周知,南区街道是香山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山重要的侨乡,先后走出“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山青年革命运动先驱刘广生、“四大百货”领军人物马应彪及郭氏兄弟等一批乡贤俊彦。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郭渊表示,南区街道坚持守正创将融入全市“文化兴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历史文脉传承,推动资源要素整合,持续提升南区街道发展软实力。


▲南区街道沙涌历史文化街区。

一是以华侨文化为精神内核。倍加珍惜华侨先贤留下的财富,已打造一批华侨文化特色场馆、方志馆、村史馆、方志侨乡驿站等,让广大侨胞找得到根脉、记得住乡愁。全力推动名人效应转化为文化符号,让群众在领略南区文化中感受华侨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是以美丽乡村为展示平台。今年,南区街道的沙涌、曹边经联社双双纳入市级精品示范村。南区将持续打造“文创沙涌”“休闲曹边”“研学寮后”“网红北台”四大品牌乡村,积极实施一批改造提升项目,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格局持续显现。

三是打造“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圈。在全市公共文化类考评中,南区街道已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据悉,南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实现社区全覆盖。在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同时,南区街道正着力打造精品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南区文化中心正在全面升级改造,预计今年年底,一个建筑面积过万平方米、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优化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即将揭开面纱。

 03 


打造营商环境和城市品质高地,积极融入“强中心”工程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提升一体化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作为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南区街道在融入市委提出的“强中心”工程、提升城市品质方面责无旁贷。今年,南区街道将聚焦营商环境、城市品质、教育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用实实在在的投入留住优质企业和人才。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南区街道坚持每周召开企业诉求办公会,每月召开行业企业座谈会,为企业家建立畅所欲言的表达平台;全体干部下沉一线当好企业家的服务员,落实常态化联系走访企业机制,规上企业、人才企业由党政班子、中层干部共同挂点,多方面、送上门为企业解决难题。目前,南区街道还对照《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配套研究制定《南区街道集聚人才创新发展工作若干措施》,全力支持和呵护人才发展。

不断美化人居环境。南区街道再新建一批口袋公园、村心公园和微型停车场;大手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内外循环的“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加快推动南区医院现址升级改造。

持续提升教育质量。近年来,南区街道持续实施教育“三提升”工程,连续3年教育投入增幅达669%,推动教学质量、校园环境、配套设施取得新突破。三年来,南区街道新建了7所公办幼儿园,新建2所公办小学,扩建2所公办小学,两次对良都中学开展扩建,共新增优质幼儿园及中小学学位7048个。在优化硬件设施的同时,南区街道更注重修炼“内功”。值得关注的是,市直属高中永安中学在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南区街道的教育事业发展将翻开全新的一页。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郑华昌
◆图:记者 易承乐 文波
◆编辑:陈家浩
◆二审:周振捷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7151人浏览   2024-06-15
原创 16346人浏览   2024-06-16
盒马中山首店,拟在9月初开业
12995人浏览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