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沥粉画叫做《荷塘月色》,是我这两天着力创作的作品。”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三乡镇雍陌小学的校园,见到六年级学生朱嘉颖时,他正端坐在画作前,手持颜料,一丝不苟地为荷叶勾边。画上的荷叶、荷花、莲蓬相得益彰,颇有几分夏日韵味。
朱嘉颖作画的这间课室里摆满了该校各年级学生创作的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沥粉画,这正是雍陌小学国家课程渗透校本课程创新举措的成果。
“广东省2020-2021少先队先进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跆拳道)项目学校”……一直以来,三乡镇雍陌小学始终秉持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主、能力为重”的办学宗旨。该校校长陈苕介绍,雍陌小学成立于1921年,目前共有25个教学班、1235名学生、59位教师。其中,有30%的学生为三乡镇西山、塘敢、前陇、雍陌四个社区的户籍生,70%为新三乡人子女。
▲雍陌小学学生在创作沥粉画。
▌创新课程设计,力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观念创新就是目标创新。
“ 我们的创新做法是采用国家课程渗透校本课程,让每个年级在音乐、美术、体育方面各有涉猎,再加上合理的基础课程设计,即便是‘双减’落地实施,我们依然能够确保减负不减质,让学生保持快乐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成绩就成为是一件顺带的事情。”有着20多年教学管理岗位经历的陈苕经验丰富,在他看来,有全校学生参与其中的项目才能称之为学校特色,并结合本土特色和教师资源全盘谋划,久久为功。
根据国家课程设计安排,1-2年级每周有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有3节体育课。雍陌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逐级开设跳绳、跆拳道、足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从中选拔兴趣浓厚和有天赋的学生组建专业训练队,代表学校角逐各类竞赛。“音乐、美术同样如此,让学生在多样化课程中找到兴趣所在。”陈苕表示,热爱沥粉画的朱嘉颖就是其中一个典例,他从一年级的美术课程中接触到沥粉画后就成为其狂热粉丝,如今已经创作几十幅画作,幅幅精美。
▲雍陌小学学生在创作沥粉画。
“沥粉画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是一种传统文化。其绘画材料十分易得,随便一块废弃木板或纸板皆可作画,这对于乡村学校而言是极为友好且接地气的。”雍陌小学美术教师李远美是沥粉画的热爱者,从教10年间,她创造性地把沥粉画引入课堂,在一至二年级传授水粉绘画技法基础知识,三至六年级时开始教学创作沥粉画。在她看来,这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同时还能推动学生对沥粉画这种独特民间艺术进行纵深探究,激发下一代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增强美术学科魅力 。
▲雍陌小学学生在创作沥粉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像李远美这样的专业教师,雍陌小学还有不少。“我们将教师资源最大化、最优化,让教师有施展能力的舞台,学生有更丰富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快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任校长以来,陈苕始终如一地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做至理名言去践行,他认为学生接触得越多,快乐感受得越多,学习基础课程时越具有专注力,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了相应的素材,自然而然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别样课后服务模式,减负不减质
课程有特色,不搞一刀切。从2022学年开始,雍陌小学将引入第三方课后服务平台,开展“基础托管+素质课程”课后服务,雍陌小学计划在一、二年级通过平台全面引入校外专业教师开设素质课程,三年级以上的素质课程以校队为主,由本校音、体、美老师着力培训专业技能人才,向特色课程发力。陈苕介绍,这样不仅能培养专业人才,也能让低年级学生尽可能接触到多元素质课程,缓解家长接娃难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跨年级组合上课,理解力不同耽误课程进度的问题,实现最优化教学。
▲雍陌小学的跆拳道课堂。
“我们学校离镇上较远,周边也没有培训机构和托管机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整合校内资源去拓展各领域。”陈苕说,雍陌小学着力挖掘教师潜力,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组先后成立“研习营”,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开展看课、评课、读书等自主学习,并由学科骨干教师担任营长和教练,选取课程和点评指导。2021学年以来,“研习营”共开展13个主题学习,编写研习简报13期、45多万字。研习营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教学汇报和成果分享,检验成果,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近两年,各学科教师参加市、镇教学业务比赛成绩进步明显。
▲雍陌小学的跆拳道课堂。
基于此,雍陌小学的课后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素质课程从平时的基础课程延伸至课后,接受更专业和系统的培训;优化课程设计、排课管理,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后答疑质量也节节攀升。“希望学生都能成才,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陈苕说。
雍陌小学办学理念:求知乐园、生活花园、精神家园。
雍陌小学部分荣誉:中山市一级学校、广东省少先队先进学校、广东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集邮示范学校、广东省跆拳道传统项目学校、中山市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中山市文明校园、中山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中山市红旗大队、三乡镇德育先进集体。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见习记者 江慎诺 记者 徐世球
◆图:校方提供
◆编辑:徐世球
◆二审:汪佳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