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凤观察丨从首栋厂房封顶,看东凤“工改”的“有为”和“不为”
栏目:东凤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8-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中山8月,骄阳似火。位于东凤镇民乐社区的和合工业园内,几栋高耸的厂房披着绿色排栅,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房内传来工人的阵阵敲打声,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作为中山市首个村级“三旧改造”项目,和合工业园从启动之初就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如今,经过约9个月的施工,B栋厂房已顺利封顶,C栋及D栋厂房正分别进行七层及三层主体框架结构施工,A栋厂房已办理好施工许可证。


▲东凤镇民乐社区的和合工业园。(摄影:甘嘉慧)

今年1—7月,东凤已拆除整理村镇低效工业园424.34亩,完成拆除整理530亩低效工业用地任务的80%。像“解剖麻雀”一样细看和合工业园从图纸到厂房的全过程,不难发现,东凤在这一轮全市“工改”攻坚战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利益的,超前谋划,放手尝试,精准施策;反之,则坚决不为,努力探索“梧桐计划”,实现多赢局面。

“想多三步”做好超前规划  

地处“中国家电黄金走廊”,东凤镇土地开发强度近6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而且厂房规模、设施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东凤镇的“土地焦虑”是发展中必须破解的时代命题。2021年,东凤镇在全市率先提出实施“梧桐计划”,打响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一枪”,明确用5年时间分4个阶段对三大片区共22900亩土地集中连片改造,并陆续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挂帅担任第一总指挥的东凤镇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挥部,和组建“东凤镇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专班”,确保项目高效顺利开展。

“拆厂房难,没钱建新厂痛苦,建厂房招不了商更痛苦。”东凤镇党委副书记曾海涛形象地说出了当前各方对“工改”的担忧。“工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牵涉多方利益多个环节,对镇政府和村集体而言是一场必须面对的压力测试。

手下一着子,心想三步棋。考虑东凤实际和各方诉求,东凤镇也“宁愿想多三步”,即在确定“工改”项目时,就认真充分考虑拆迁、设计、资金、招商等多方面需求,最大程度保障村民、工业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在多赢的前提下开始推进,并且加大统筹工作,做好超前规划,形成刚性约束。“‘工改’是中山发展未来所系,我们要对未来负责,不能遗留历史问题,不能伤害老百姓和企业家利益。”曾海涛表示。

“探路者”民乐社区“三旧改造”项目就以这样的理念贯穿始终。

2019年初,在东凤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民乐社区开始摸索村级“三旧改造”。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遇到的问题有很多:政策变动、部分居民有反对意见、资金不足、对新厂房设计拿不准、现有企业要腾挪搬迁、新厂房招商等等,正是靠着一路摸索,反复尝试,2020年8月底,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三旧”改造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准,成为中山首个村级“三旧改造”项目,并于2021年5月28日奠基。此时,资金来源已有方案,辖区内企业腾挪安置已解决,已有企业签订新厂房入驻意向,所以民乐社区的“三旧改造”是从图纸到厂房、从交付到投产的全流程超前规划,是一场让各方“放心”的“工改”。“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能为东凤镇提供一些‘工改’经验。这是探路者的使命。”民乐社区党委委员李志坤说。

据介绍,上述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建成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园区,预计每年创造集体物业收租约2000万元,带动新增的就业岗位也有2000个,企业的年产值预计达到4.5亿元。

打破框框引“金融活水”

在“工改”这场攻坚战中,“钱从哪里来”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由于“工改”是个大工程,涉及的资金额较大,融资问题成为摆在村居面前的一大“绊脚石”。

民乐社区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民乐社区经济基础好,具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加上在东凤镇的积极支持下,于今年3月与交通银行东凤支行签订“工改”专项合作协议,交通银行给予民乐社区“工改”项目贷款授信2.27亿元。这是交通银行全国首单村级“工改”授信项目,为民乐社区集体自主完成“工改”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活水”。本次授信首次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借款主体,突破以往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借款主体的惯例,融资的抵押物突破了以往固定资产做抵押的方式,改为处置和流转存在不确定性的集体用地,切切实实满足了村居“工改”的实际需要。

牵住“钱从哪里来”这一牛鼻子,东凤镇主动作为,今年7月,全市首个国开行融资“村改”项目在东凤落地。东凤镇永益城创园工业厂房项目成功获批资金8600万元,成为全市首个成功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支持的建设项目。此次融资,也是东凤镇根据实际打破常规的创新,通过镇属企业与村集体合作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村(社区)低效工业园改造的融资平台,双方共同筹措启动资金,撬动银行融资,推动工业园改造顺利进行。

跳出东凤做好融合大文章

8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中山吹响了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号角,村镇工业园改造将是拓宽产业一体化空间的主抓手,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将是中山深圳产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载体。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面对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山“北大门”的东凤镇也谋划着新的蓝图。一方面,跳出东凤谋发展,站在更高的层面融入大湾区。以“工改”为契机,重塑产业形态和城市空间形态,积极加强与南头、黄圃等北部镇街的统筹联动,加强中山北部片区和佛山顺德智能家电产业的合作对接,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在助力广东培育壮大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体现东凤作为,贡献东凤力量。另一方面,在推动实验区建设中主动谋划,推动深中产业一体化发展,谋划以深中智能家电产业园为载体,深化深中智能家电产业链深度协作,联合维护大湾区产业链安全,共同打造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助力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黄启艳 通讯员 甘嘉慧
◆图:甘嘉慧 
◆编辑:沙玉兰 
◆二审:曾淑花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