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绿”和“三清三拆三整治”一体推进,中山新增一批绿美空间
栏目:五桂山 来源:中山+ 记者 李红 发布:2024-05-2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从坦背西二马路转入绿美生态桥下公园,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翠。而在公园建成以前,这里是垃圾堆放点和“临时停车场”,环境脏乱。

在五桂山街道五桂山社区桂祥苑小区,一块荒地变身“中草药科普园”,不但美化了环境,还让居民有了一个增加知识的植物科普园。

五桂山社区桂祥苑小区的“中草药科普园”。记者 易承乐 摄

眼下,中山正将“见缝插绿”与“三清三拆三整治”等重点工作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利用清理乱堆杂物、卫生黑点、乱搭建物腾出的闲置用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打造一批绿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目前,全市建成“四小园”超5000个,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卫生死角“焕新”
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桥上,广珠西线高速汽车川流不息;桥下,三两市民悠哉漫步……这是西区街道荔景苑旁高速公路桥下公园一景。公园占地约20000平方米,改造以前,这里路面坑洼泥泞、车辆乱停乱放、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适逢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这一契机,西区街道隆昌社区将“废地”变为“宝地”,彻底解决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为辖区居民打造绿美休闲空间。

绿地帐篷,江景落日……每到夜幕降临,位于古镇镇西江边的泰榕里露营基地便渐渐热闹起来。而在去年之前,这片占地几十亩的防洪堤与绿地还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和不法分子偷倒垃圾、建筑材料的掩护地。古三村党委从实际出发,整合水土保持、治洪建绿、生态整治、美观环境等工作,投入1200万元打造了江滨公园。同时,该村充分利用公园内场地资源,结合当地潮流文化,于2023年4月引入占地约10亩、有13块标准地块的泰榕里露营基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观赏美景的休闲地。

位于古镇镇西江边的泰榕里露营基地。记者 缪晓剑 摄

这样的变化不只发生在西区街道和古镇镇。眼下,中山各镇街通过联合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见缝插绿”等行动,让老百姓身边的废弃地、闲置地、卫生死角“焕新”成一个个绿美空间。

在大涌镇石井社区,新改造的党建公园铺设了水磨石地面和环保砖,新增了树池坐凳、乒乓球桌、健身器材、小花园等,不时有往来群众在这里驻足歇息。

大涌镇石井社区新改造的党建公园。通讯员供图

公园改造前,这里是杂乱的废旧制衣厂和乱搭乱建建筑,极大影响了区域环境。抓住“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契机,石井社区在市、镇、联村单位和国企的指导和支持下,聚焦群众所需,统筹资金资源,利用社区篮球场及周边闲置地块打造了党建公园。

在黄圃镇横档村,从前杂乱的婆仔山脚被改造成婆仔山公园,通过基础设施与周边景观建设工程,片区绿化美化得到提升。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红心议事亭,村民不但可以在这里散步、游玩,还能围坐“一堂”商议身边的大事小情,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改造后的黄圃镇横档村婆仔山公园。通讯员供图

在港口镇,围绕河岸“三清三拆三整治”和“见缝插绿”行动,当地拆除了沿河违建,清理了违规占用公共绿地而种植的农作物,重新植入新绿,绘就水清岸绿新景观。

中山已建成“四小园”超5000个

2024年3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的公示》,三乡镇(县级)成功入选。据了解,三乡镇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三清一改”,并结合开展美丽田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月、“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等系列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截至2023年底,三乡镇全部涉农村(社区)达到广东省美丽宜居村标准。

在全市范围,中山正着眼“拆违复绿”,详细摸排应拆尽拆区域,利用清理乱堆杂物、卫生黑点、乱搭建物腾出的闲置用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打造一批绿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引导开展“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活动,创新开展民居美化、庭院美化、街巷美化、河道美化、田园美化、公共活动场所美化等“六美”活动,号召全民动手扮靓小家庭、美化大家园。目前,全市已举办庭院美化活动3000多场,建成“四小园”超5000个,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编辑 汪佳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482人浏览   2024-06-15
原创 15072人浏览   2024-06-16
盒马中山首店,拟在9月初开业
12695人浏览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