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五桂山“雄狮”少年锤炼本领迎新春
栏目:五桂山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张倩  通讯员 宋欣妮 发布:2024-01-25

视频拍摄:记者易承乐

穿上毛茸茸的狮子裤,头顶十斤重的狮头,做出瞭望、眨眼等调皮的动作……1月24日,五桂山街道桂南村武侯祖庙内,锣鼓声声,桂南醒狮队副教练李智明和教练助理古宝龙正指导队员开展舞狮训练,不时吸引着路过的村民驻足观看。

“摸摸狮头,鸿运当头!摸摸狮尾,年头旺到年尾!有醒狮表演才叫‘过年’。”68岁的村民李伯说,每年农历新年的醒狮拜年贺新春是桂南村的传统节目,锣鼓响彻村庄,象征吉祥、兴旺的狮子穿梭于大街小巷,与村民贺新年,向大家送祝福,传递客家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村民听到锣鼓声,便打开大门,放鞭炮给利是,迎接醒狮,很有过年氛围。

雄狮少年节前训练忙

桂南醒狮队是一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醒狮团,至今已成立12年。

村民们老中青三代接力,传承传统客家醒狮文化。现在,队员主要由“90后”“00后”共18名年轻人组成,春节临近,队员们正分批加紧练习为春节表演准备。

   “把左脚后迈向右边,把狮头拎起来向右扭转,然后换个方向再来一次!”生于2004年的古宝龙加入醒狮队四五年了,现在已经学成出师,可以指导年龄更小的成员开展训练。“现在看我示范一下,舞狮头的时候手部要用力抖动,显得灵动有生命力,保证狮头歪45度角,否则很呆不精神。”古宝龙一边示范一边指导队员训练。

举狮头、扎马步......桂南醒狮队队员加强训练迎春节。记者易承乐摄

李智明介绍,桂南客家醒狮表演以锣、鼓、镲三种敲击乐器相配,角色有狮头、狮尾、鼓手、锣手、镲手、跳桩等,打鼓姿势、音调都不一样。一个成员至少需要经过一个半月的连续训练才能上手,团队开展表演往往需要更长久的训练和配合。

“临近春节,我们会组织队员加紧练习,因为大年初一至初三,我们要醒狮热闹三天呢。”李智明说,农历新春佳节,桂南醒狮队将在村里走街串巷,入户采青、巡演、送祝福,让新年更加红火热闹。

“练习舞狮,不仅能传承我们客家的传统文化和技艺,还能强身健体,能进入狮身作为狮头表演,我感觉特别自豪!”今年17岁的李俊朗参加醒狮队三年,由于领悟力强、基本功扎实,经常参与醒狮演出。

李俊朗笑着说:“能参加醒狮队表演我父母最开心了,每次过年我舞着狮头走街串巷,他们都大声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是我儿子’,表演完了他们还会给我做一顿我最爱的波士顿龙虾奖励我!”

让醒狮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自古以来,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场面热闹,极具观赏感,历代相传。

90后桂南醒狮队队长李智峰回忆称:十多年前的春节,村里为活跃气氛请了外面的狮团来表演。但本村的醒狮风俗却没能很好地传承,于是他提议要把村子里的醒狮文化发扬光大,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认可,桂南醒狮队开始招募新成员。如今12年过去了,桂南醒狮队队伍发展壮大,曾多次获得省市奖项。

李智峰主理的咖啡馆内的立体狮头。记者易承乐摄

李智峰在桂南村同时经营着一家由百年青砖情怀老屋改造而成的咖啡馆,馆内专门布置了一个立体醒狮头,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村民能了解并喜爱客家醒狮文化

现在,桂南醒狮队的“90后”队员正逐渐退出,由更年轻的“00后”队员挑起大梁。在读大二的古宝龙经常利用寒暑假回到醒狮队指导师弟们进行训练。“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通过参加各种醒狮表演增加了很多见识,我觉得很开心!”

醒狮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古晋华今年15岁,是一名初三学生。“我从小就喜欢看醒狮表演,觉得很帅气,很有中国味道。爸妈很支持我加入醒狮队,我上学时还写过舞狮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据了解,近年来,五桂山街道及桂南村积极支持桂南醒狮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香樟公园、武侯祖庙等地展开日常训练,醒狮队的内部管理制度也逐渐得到了完善,不断增加各类专业器材器具。醒狮表演为乡村注入了新的元素,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而桂南醒狮队也成为凝聚桂南青年的重要载体,一位位雄狮少年带着醒狮队的精神走出桂南,学成之后带着一身本领反哺家乡,不断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张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