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下降!中山五桂山创新宣传模式 防“电诈”
栏目:五桂山 来源: 记者卢兴江 通讯员 姚舞云 陈宗湖 发布:2023-08-1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8月14日,五桂山公安分局公布了今年前七个月的诈骗案发案情况,1至7月,五桂山街道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9起,比去年同期少了20起,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少了61起, 五桂山“电诈”案连续三年下降。

“电诈”案 发生时间极短,破案难度大,五桂山街道是如何做到的?当日,记者在五桂山公安分局采访时发现,该局创新反诈宣传模式,通过用“骗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民警在进行反诈骗宣传讲座。中公宣 供图

与其他镇街相比,五桂山街道虽然人口基数较低,但也遭遇过诈骗的困扰。2019年以前,五桂山街道发生诈骗案接近200起,群众损失超千万元。和许多镇街一样,公安机关牵头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通过悬挂防诈骗横幅、主题演讲、张贴诈骗手法,真实案例等形式,开展防诈骗宣传,但效果不佳,诈骗发案居高不下。

从2020年开始,五桂山公安分局采取逆向思维,研究电诈分子为什么能骗到钱。分局和所辖派出所抽调警力,对五桂山的电诈受害者进行了细致回访,发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骗子掌握全天候主动权,所有受害者都是手机用户,你听不听骗子都给你打;二是编排有话术,只要你接电话,骗子就跟你高效沟通,通过心理攻势,让你放不下电话,最终破防。

民警给学生派发防诈骗宣传单张。中公宣  供图

“发现骗子能骗到钱的底层逻辑后,我们改变了以前‘灌输性’防骗宣传方法,采用“见招拆招”新模式。”五桂山公安分局石鼓派出所教导员李上志说。

第一招,以群治“群”。高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企业财务经理、老年人是诈骗分子群打诈骗电话或群发诈骗短信的人群,五桂山公安分局组织反诈骗专员进驻这些群体的微信群,加强反诈骗宣传,目前公安进驻的或组建的微信群有91个。

第二招,精编提醒。民警回访发现,以往发布的反诈内容,因推文普遍过长,阅读量不高。因此,五桂山采用精编身边真实案例提醒的方式,只要辖区发生一例,警方就快速精编,将简要防骗提醒发至微信群或通过短信发给重点人群,内容包括:哪个村,怎么骗的,骗走了多少钱,如何防范等。

第三招,包干负责。由反诈骗专员对“责任田”包干宣传。五桂山有两所高校,在校师生约2万人,是防诈骗的重点之一。在两所校园里,一级反诈骗专员由辖区派出所所长和学院党委书记担任;二级反诈骗专员由社区民警和校区班主任承担;三级反诈骗专员由班干部和宿舍舍长承担,确保将反诈骗宣传到每一位师生。

据中山市反诈骗中心统计,2022年,中山市因电信网络诈骗导致损失金额高达6.05亿元,防诈骗形势依然严峻。五桂山公安分局副局长邱观帝说,通过强化反诈骗宣传,五桂山今年的目标是将发案数再降20%,继续为辖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