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辞》:在巴蜀文化和香山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反思
栏目:书香中山 来源: 发布:2022-05-2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近日,中山作家谭功才散文集《南方辞》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作者继《身后是故乡》《鲍坪》后的又一部散文力作。

《南方辞》共16万字,是2021年度中山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作者以自己的亲历和人生轨迹为蓝本,以非虚构叙事风格记录“我”从故乡出发,在第二故乡打拼的故事,以及回望故土和对大变革时期的叩问,将个体单元的体验和视角融入时代洪流,在巴蜀文化和香山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反思,挖掘梳理藏在血液中的乡村文脉和哲学,为移民文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真实的心灵体验。

   记录四十年时代变迁
真情实感引发读者共鸣

谭功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山市作协副主席,1990年代初期从湖北恩施南下广东。在作者的乡土三部曲中,从回望身后的故乡,到鲍坪的风物人情,血脉和故乡紧紧相连,故乡即是原乡,镌刻在他的内心深处。《南方辞》以在场、见证与思考为脉络,在时代、地域及人文融合等方面,还原乡土和城市的时代变迁。

“《南方辞》可以说是作家谭功才的一部自传,触摸清晰的文字脉络,从萍踪影迹到南方道场,还原作者出走半生的镜像,从恩施到北京,从北京到广东,以在场的身份见证了近四十年的时代变迁。”谈起谭功才的新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黄建如是说。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谭功才的《南方辞》印证了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体现出一个作家以见证人的身份,记录一代人随着改革开放奔赴沿海的酸甜苦辣,真实记录时代留下的印迹,是作家的责任与担当。《南方辞》共六辑,从萍踪影迹到南方道场,以时间为序,记录作者在从北到南的工作和生活,见证时代变迁和人物命运。

黄建表示,谭功才的读者甚多,大家在讨论他的作品时,说得最多的便是:好亲切,好真实,这些我也经历过。从这个层面来讲,谭功才的非虚构写作是成功的,其关键在于场景和信息的结合,将时代和生活真实传递给读者。他的语言和叙述,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所描写的个体,亦组成了人性与生命在时代进程中的弱小与伟大。

   用文字怀念故土
以经历唤醒情感

在谭功才的作品中,能清晰看到从故乡到他乡的奋进、拼搏、融入和包容,看到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命运和群体记忆,极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而这并非谭功才首次聚焦故土,在他的数部作品中,很多素材都是以故土为蓝本。为何南下广东已30余年,仍对故乡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谭功才感慨,自己也没想到,过去因饥饿、贫穷与死亡而想尽办法想要逃离的大山,如今反而成为了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的地方。

“小时候,山里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对于仍是孩子的我而言,刻骨铭心。”每每想起故乡一切,谭功才总是格外动情。

在广东生活的这些年里,谭功才深刻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产生了很多以前不曾有过的想法,于是便动笔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经过2010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的创作,完成了全部文字。随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对其进行整理和修改,最终形成了这本《南方辞》。

“我们这一代人的后代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很少有人知道父辈们所经历的故事,对故土更是没有什么概念。”谭功才希望,这本书在引发同龄人共鸣的同时,也能唤起后辈们对故土的情感,为他们带来一些人生的启发。

谭功才介绍,目前出版社已经将《南方辞》配送至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下个月即将上架。眼下,他还有另外一本以故乡为主体的新书即将完成创作,计划明年底出版。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编辑:侯海影
◆二审:曾淑花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