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阅读让城市更美好
栏目:书香中山 来源: 发布:2021-03-0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文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明灯,也是城市文明和谐的润滑剂。正如加拿大学者D·保罗·谢弗(D·Paul Schafer)所说,如果人民、族群、国家和大陆想要和平与和谐,而不是冲突对立地活着,文化的链接作用绝对是必要的。每到春天,世界读书日的钟声就会提醒忙碌的人们,用阅读抑制浮躁,用优雅驱除粗俗。

为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山市近日制定《中山市促进全民阅读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群众、兼顾重点、全面覆盖的“书香中山”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基础设施更好地满足各类群体需求,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全民阅读活动更加蓬勃,阅读推广队伍、推广机构不断涌现壮大,全民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居民综合阅读率、人均图书阅读量等阅读指标明显提高,力争进入全省全民阅读先进城市行列。

也许你会怀疑:读书一事,全靠自己。政府不知疲倦地倡导,果真能让好事变好,激发起民众的热情?实际上,跟国家的崛起一样,城市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有人情味,有感召力,有竞争力,宜居宜业。因为文化的可持续,实则是人的可持续,这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后劲与高度。

从深圳坚持十余年不遗余力推行“读书月”即可窥见一斑。深圳最早提出,“让市民享受文化权利”,“让城市因为阅读而高贵”。许多人对深圳的印象就是随处可见的自助图书馆。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24小时借书。在深圳书城,国内最早开启24小时不打烊。即便是流浪者,在这里也能找到书香的温暖。这些理念的提出,有深圳自身特点的考量,但在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对其他城市也有借鉴意义。

阅读靠自己,阅读是权利,但同时离不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近年来,中山市在提升市民阅读上可谓动作不断,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市民阅读环境,提供便利化阅读条件,街区自助图书馆覆盖24个镇区,在多个单位组织或公园设“中山书房”共享阅读空间,文化微设施遍布左邻右舍,新建的中山纪念图书馆几乎每周都有阅读活动。

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因读书在改变:读书、藏书,成为许多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选项;年轻人进图书馆、逛书城、参与读书分享会……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耕读传家,诗书济世,本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事业,是寂寞的事业,非一日之功,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打造学习型社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需要每个人做更好的自己,也需要一座城市共同的努力。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冷启迪
◆编辑: 陈彦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