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人”哲理:世上总有比鱼更重要的东西丨绘本馆
栏目:书香中山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5-15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世上总有比鱼更重要的东西
△米朵读德国哲理绘本《垂钓人》

 

 

第一眼在博雅书店看见《垂钓人》,我便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书的封面是超现实主义的画风,一抹幽蓝,如真如幻,展现出大海的神秘莫测。垂钓人独钓桥上,仅有两只海鸥相伴。相较前者小小的身影,鱼儿们皆硕大无比。它们鳞光闪烁,在桥下游来游去。一条大鱼甚至飞跃而起,在桥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我们的主人公仿佛处于一个人的世界里。或者,这也是他的心境写照:孤独而恬静。他仿佛是一个智慧老人,无须言语,却在举手投足间将你点化。 

◎神秘的蓝

蓝色是《垂钓人》的主色调,不仅海水天空为蓝,城市也时常沉浸在“蓝色时刻”。所谓蓝色时刻,乃是城市摄影的最佳时刻,一般出现在太阳刚刚落下或将要升起时的几分钟。高桥由美所编的《配色图典》提到,蓝色一词来自希腊语,据说最先使用它的人是古希腊大诗人荷马,在他的叙事诗《伊利亚德》和《奥德赛》中,出现了四十五次蓝色,有时是浅蓝,有时是深蓝。没有人知道,盲人荷马如何能感受到如此丰富的蓝色。蓝色,是神秘的,也是心灵的、哲思的。它同样契合着《垂钓人》的气质。

《垂钓人》的作者、德国绘本作家安妮·霍夫曼出生于1969年,曾在柏林和洛特丹学习视觉传达设计和图画学,并一直在柏林艺术大学为动画电影做设计和绘画,是第六届德国特洛伊斯多夫图画书奖学金获得者。(注:特洛伊斯多夫城市博物馆是一个高水准的现代图画书插图收藏博物馆,曾和歌德学院共同举办“德国当代童书插画展”)该书的翻译则是德译中童书翻译奖获奖译者陈琦。

从艺术层面看,这已是一部赏心悦目的作品。安妮·霍夫曼敏感地捕捉到“蓝色时刻”稍纵即逝的光影变化。她笔下的蓝色变幻莫测,富有层次。在不同的时刻,蓝色分别与黄色、绿色、红色、紫色相融,在晨光夕照中渲染出时而透明、时而深邃、时而柔和的意境。

故事的主人公,两只海鸥与推着红色小车的奥斯曼,就邂逅在这茫茫海天一色中。

◎“无用之用” 

《垂钓人》的故事以海鸥的视角讲述。与整体画风的唯美形成反差的是,“说书人”海鸥在画中的举止神态滑稽呆萌,童趣盎然,这也让这个饱含哲理的故事更契合孩子的兴趣。

奥斯曼外表粗糙、不苟言笑,半张脸藏在翘起的大胡子后面。在海鸥眼中,他是沉默的怪人,海鸥们关注的是鱼——填饱肚子的实在,奥斯曼却喜欢捣鼓破烂,“不务正业”。 但实际上他的内心细腻而丰富。从扉页可见,调皮的海鸥在地上忙着画鱼,他却在一旁出神地凝望着手中的小花。

故事起承转合,结构完整,悬念丛生。当奥斯曼跑在屋顶“钓鱼”时,一切开始显得不同寻常。这是书中唯一一张与蓝色无关的画面,一望无尽的城市在玫红色的漫天霞光中若隐若现。此刻,我们不知道他为何如此、他在想什么、他找到了什么,只见他安静的背影。直到海鸥揭示,他钓的是一堆废品;而奥斯曼却将它们变成了令人啧啧称奇的玩意;最后,奥斯曼竟然还能用废品造出一艘渔船,形如大鱼的它驱动着鱼群前行,也让海鸥们在海中大快朵颐。一次次惊奇的发现将故事推向高潮。

看到此,我才恍然大悟,鱼只是一个象征。“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定义由人。故事中最大的冲突正在于此。 

◎“废墟之城”

当两岸的人们纷纷前往大桥上,从奥斯曼的“废墟”中,领走他们喜欢的东西时,这画面让我不由想起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忧伤:“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他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如此“呼愁”。

《垂钓人》的故事正发生在伊斯坦布尔。不过,除了简介资料中对故事地点有所提及,书中画面并没有特别突出当地风情——除却主人公奥斯曼的名字,和在街头偶然出现的包头巾的老妇女,它看上去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海滨城市。书中的建筑风景写意朦胧。但仔细观察,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造型独特的清真寺,就藏在建筑群的剪影中。而奥斯曼经常垂钓的那座桥,可以推断为古老的加拉塔桥,当地人的垂钓乐园——越过鱼竿的丛林,可见不远处的建筑群中,加拉塔身姿挺拔。

一个德国绘本作家,为何要将故事的发生地设在伊斯坦布尔?(主人公的名字也让人联想起奥斯曼帝国)我想,她肯定是被这个城市的某种气质所打动。

拿破仑曾经感慨:“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跨越欧亚大陆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同时为基督教帝国和伊斯兰教帝国选作首都的城市。从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尔,从地名更迭可知,它见证了多少成王败寇的腥风血雨。

奥斯曼垂钓的加拉塔大桥正是东西方的交汇点。它因附近的加拉达塔得名,Galata,被认为来自意大利语的“calata”,意为通向大海的道路。一百六十年前,它是这座城市的交通命脉,连接着新城与老城。现代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形容道:“每当你站在这里远眺伊斯坦布尔,一辆辆的汽车驶过你的身边,你会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国王。”

但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伊斯坦布尔也逐渐被世界遗忘,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历经沧桑的千年古都才迎来复兴。如今的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之地,并在2018年的世界城市排名中跻身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在曾经到此一游的我眼中,伊斯坦坦布尔是矛盾的:古老与现代、辉煌与衰败、世俗与宗教.....在此相融,形成独特的魅力。 

《垂钓人》中虽然也有对旧时光的缅怀,却没有“呼愁”式的悲叹,它更鼓励人们重新认识“废墟”,重拾旧日美好。而奥斯曼之所以能重新点燃人们对丢弃、遗忘之物的眷恋与渴望,在于他卓越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旧物赋予了新生。

事实上,画面对城市风景的抽象化处理也为我们阐发故事的多义性奠定了基础。任何一座有历史沉淀的城市,任何一个有所经历的生命,都有一个被岁月掩埋的角落。“废墟”中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宝藏”?还待有心人拂去尘埃,续写往事未如烟。


米朵:保持童心,学做小孩~

*本篇视频为绘本内容选读,仅用于图书推介。
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欢迎个人分享至朋友圈。图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篇图书由中山博雅书店提供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栏目统筹:阿占
◆主持:米朵
◆文+/廖薇
◆视频摄制:易承乐
◆编辑:詹琪琳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1682人浏览   2024-03-27
推荐 9480人浏览   2024-03-26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原创 9154人浏览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