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后会怎样”的胡思乱想丨绘本馆
栏目:书香中山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4-21


除了总有的不舍,死亡还可以是温馨的…
△米朵读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死亡,静默如谜。

正如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读幻想文学》所言:“死”是唯一一项人类无法在“生”的时候“体验”的事物。在艺术中,死神多被描述为狰狞、恐怖的模样,人们常常将死亡等同于失去。但对于生前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人而言,死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正因为死神的面目如此模糊不清,以致我们在与孩子谈论死亡的时候往往小心翼翼,尽管它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一课。此时,或许我们可以借助优秀的图画书,看看儿童文学如何秉承其乐观主义精神的本质,给孩子以温暖的回答。

 

《爷爷变成了幽灵》
你我挥手道别,留下满满的回忆
丨温馨看死亡丨

从封面可知,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 (Kim Fupz Aakenson)/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Eva Eriksson)/图,彭懿/译)虽是一个鬼故事,可一点也不可怕,反而还挺好玩:看,男孩艾斯本正和爷爷玩着穿墙而过的游戏呢。最爱的爷爷霍尔格猝死于心脏病发作,让艾斯本伤心不已,正在他情绪低落时,“这天晚上,爷爷回来了。爷爷突然就回来了。” 平静的叙述因重复的语句而引人注意,提示着不同寻常的下文。


对于死的困惑

故事中,爷爷实际上回来了四次。第一次犹如序幕,爷爷“坐在艾斯本的橱柜上,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黑暗是死亡的隐喻,爷爷对自己的死亡感到茫然,成为幽灵并没让他感到欣喜,反而心神不定。接下来,爷爷的三次回来犹如三次变奏,每一次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变化,结构的重复强化了主题——寻找爷爷在世时忘记的一件事。爷爷先是带艾斯本回自己家中,对着照片墙,回想起自己从男孩到男人,从丈夫到爸爸的成长过程。第二次,爷爷和艾斯本游荡在镇上,人生中或惊奇或平凡的瞬间在爷爷的脑海中闪回。


回忆里相处的点滴,生的留恋

最后一次,爷爷有所感悟,他提示艾斯本回忆起“一切和你我都有关的事”,回溯往事的主体换成了艾斯本,他们将爷孙相伴的美好时光一一重温,记忆中的各种画面也占据了满满两页,正如牧师在爷爷的葬礼上发言:“霍尔格是一个非常非常爱家的人......”爱在他们相处的细节中徐徐流淌。最后,爷爷不再笑了,“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我忘记什么事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作者笔锋一转,温情的氛围因永别而染上淡淡的忧伤,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读者也不由为之动容。


平静道别,死生坦然

“他目送着爷爷消失在黑暗中,不见了。” 爷爷坦然步向死亡的国度,郑重的道别也化解了孩子的心结。作者也通过爷爷和艾斯本的回忆,揭示出生命的意义所在。爷爷,一个普通人的一生,看似稀松平常波澜不惊,但不乏惊喜、浪漫与欢乐的光彩。爷爷的人生观正如这本绘本给人的视觉印象:彩铅画笔触精细、色彩柔和,人物表情细腻,幽灵爷爷披着朦胧的白光,往事画面明亮而温馨。


别了,只要偶尔想念…

 

 

《后来呢后来怎么了》
幽默的想象,让我们无惧死亡
丨趣味看死亡丨

如果说《爷爷变成了幽灵》是通过记忆回溯,发现生命的意义。那么日本绘本作家吉竹伸介的《后来呢后来怎么了》则是借助爷爷对天堂的想象,为我们展现另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这本绘本的灵感源于吉竹伸介的亲身经历。他的母亲在去世前经历了漫长的疾病煎熬,而父亲则是突发疾病身亡。“令人措手不及的死亡和慢慢靠近的死亡。”他都深刻体会过。他发现,“人在离死亡很近时,是无法开口讨论死亡的。”在照顾母亲期间,他能说的也只是“没关系,一定会好转的”这样的安慰。他很想和亲人聊聊死亡,但没有机会,便借绘本弥补遗憾。


天堂的模样

故事同样是从爷爷去世后开始,小男孩在爷爷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本《死后会怎么样》的笔记。这位爷爷简直是文旅产业的策划天才,将天堂想象成5A级的旅游景点。老顽童似的他在此可享受随心所欲的生活,他广交各路神仙,随意变化发型,就连如厕也可欣赏无敌景观。他还畅想出关于墓碑的多种趣味设计,他指引其家人如何给他制作可爱的纪念品。他身怀变形法术,对家人的守护无处不在。他还遥想了自己下辈子投胎为何物的种种可能。


墓碑的趣味设计

这本绘本的最大亮点在于作者对“死后会怎样”的胡思乱想,吉竹伸介算是绘本界的“奇葩”,他是一个不会上色的画家。这意味着书中的色彩设计皆由他人代劳,但这并不妨碍他展现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画风简洁幽默,内容信息量大,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后一页,关于活着的时候要做什么,男孩决定首先在秋千上练习飞往天堂的姿势,又令人莞尔一笑。此时,一个塑料袋随风飘过。按爷爷笔记中的提示,它可是爷爷的变形?


王梦鸥在《文艺技巧论》中谈到的“突然变小”,被当代散文大师王鼎钧视为喜剧的笑料配方。吉竹伸介的幽默之处也在于此,他将死亡的话题高高举起,却以轻松的姿态小而化之。反之,忽然收紧的情绪氛围也是引爆泪点的开关。在本书中,正当我们为爷爷的创想而忍俊不已时,男孩转念一想,画面从暖黄切换至幽蓝:爷爷也可能是在孤独、恐惧的心情中写下这些好玩的事情,为了让自己不再害怕死亡。可爷爷死了,男孩再也无法知晓他当时的真实心境。与《爷爷变成了幽灵》中的“说再见”一样,陡然一悲的转折令读者鼻子一酸。


无论如何,孤独、恐惧总还是生命的底色…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时间愈合悲痛,生命轮回不息
丨荒诞看死亡丨

荣获“德国绘本大奖”的《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看起来就有点“丑”,在绘本作家埃米莉‧弗利德(Amelie Fried)的这本“处女作”中,深浅不一的棕色油彩布满画面,笔触粗犷,肌理丰富,仿佛是开叉的画笔涂鸦在厚纸板上。压抑的色调恰如其分地展露出人们的悲痛情绪,除却画面中跳跃的一点红——小男孩布鲁诺。

故事同样从爷爷的葬礼开篇,却是通过布鲁诺的视角,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对死亡的理解。

如果说,《爷爷变成了幽灵》和《后来呢后来怎么了》是借助想象赋予故事荒诞离奇的气质,那么《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则通过孩童之眼,为我们揭示了隐藏于现实世界中的荒诞。葬礼上,身材矮小的布鲁诺只能看到爷爷露在棺木外的皮鞋底,他关心的问题是: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葬礼”的谐音听起来像一个好玩的游戏“藏起”。气氛肃穆的哀乐声中忽然插入一记不和谐音——有人踩进水坑绊了一脚,布鲁诺忍俊不已。最让他感到好玩的是,葬礼过后,刚刚还在痛哭流涕的大人们忽然变得兴高采烈,他们在酒馆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讲起爷爷的逸闻趣事并且开怀大笑。”我们平常所见的葬礼不也正是如此吗?生活从来不以一面示人,充斥着各种矛盾的因素。我一直不明白,此刻人们为何会如此迅速“变脸”,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欢颜中并非没有悲伤,最深的痛往往不足为外人所道。


通过红头发男孩的视角看现实世界的荒诞

故事平静地描述着布鲁诺对死亡的心理认知。小小的身影坐在爷爷生前常坐的大椅子上,感受孤单;他“轻轻地抚摸”爷爷留给他的小船,试图理解“继承”;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并为此愤怒、悲伤。最后,胸口的“洞”会随时间而愈合。家族中迎来了新生命,寓意着生命的轮回。河合隼雄曾经表示,儿童是最接近灵魂的存在。代入布鲁诺的内心,死亡的真相也似乎变得明朗。生离死别的时刻,悲伤总是难免的,但也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死亡提醒了我们,更应珍惜眼前的拥有,借用故事中引用的印第安人名言:“把每一天都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去活。”


米朵:保持童心,学做小孩~

*本篇视频为绘本内容选读,仅用于图书推介。
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欢迎个人分享至朋友圈。图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栏目统筹:阿占
◆主持:米朵
◆文+,图+/廖薇
◆视频摄制:易承乐
◆编辑:詹琪琳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2642人浏览   2024-03-27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原创 9625人浏览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