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和煦,金菊盛放。11月28日,以“潮起湾区 花香菊城”为主题的2025年小榄菊花会在雅致的菊花园内拉开帷幕。八方宾朋齐聚,共同见证这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度盛事,感受传统菊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的璀璨火花。当天,一盆被誉为“镇园之宝”、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立菊惊艳亮相。

园内览胜,一步换一景
本届菊花会主展场面积约350亩,以“未来——现代——远古”的故事线形式贯穿科技园、和美园、群芳园三大核心展区,精心规划了菊艺造景区、临湖展示区、名菊荟萃区、花海区、文化展览区、市集区、美食区等八大区域。展会共布置25组精湛菊艺造景、近20处互动打卡花境,展出菊花约30万盆,囊括近1000个品种,致力为游客营造“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沉浸式游园体验。
步入园区,步行不到5分钟便可抵达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花海区。此处以“蝴蝶女神”雕塑为核心,各色鲜花层层叠叠,迎风怒放,构成游客拍照留影的绝佳背景。继续前行到临湖展示区内,长约25米、高约7米的“菊花女神”优雅地曲膝倚坐于碧波之畔,姿态灵动,已成为园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
名菊荟萃区集中展示了品种菊、大立菊、盆景菊等近千个菊花品种,其中不乏珍稀之作。文化展览区则通过师生艺术馆与菊花花艺馆,系统展示了小榄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与花艺大师们的匠心杰作。
为全面提升游客体验,园区内全新升级了市集区,并设有聚焦食用菊、脆肉鲩等小榄本土特色美食的美食区,充分满足了游客“玩好、吃好、逛好”的多元化需求。

“镇园之宝”,大师来揭秘
在展会现场,“中国菊艺大师”陈仕波向记者揭晓了本届菊花会的“镇园之宝”——一盆成功嫁接721个不同品种、共计扎作15圈的大立菊。这盆凝聚了匠人心血与智慧的作品,嫁接过程耗时数天,整体养护周期长达18个月。其嫁接品种数量已大幅超越此前“一株大立菊嫁接614个不同品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展现了小榄菊花嫁接技艺的卓绝水准。
“这是硬功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陈仕波表示,此盆大立菊堪称本届花会“最金贵”的展品之一,体现了小榄菊艺在传承中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与之紧邻展示的,是一盆扎作6圈、共培育出127朵花的绿安娜大立菊。绿安娜是菊科植物中的珍稀品种,以其独特的绿色花瓣和高观赏价值著称。单株绿安娜较易栽培,但将其培育成花型规整、同时盛开的大立菊则难度极高,需要耗费大量心血。
大立菊因其“一株着花数百乃至数千朵”的特性,以及从清代传承至今的独特栽培和裱扎工艺,历来是小榄菊花会上最受瞩目的主角。其造型要求花朵围绕顶端中心一朵,按第一圈6朵,以下每圈递增6朵的严格规律排列成半球形。
陈仕波已有30余年菊花栽培经验,尤其擅长栽培柱菊、塔菊、大立菊等大型菊艺作品。他介绍,一盆大立菊需要种植18个月以上,历经两个炎夏,期间需精心管护,即便经验丰富,遇上恶劣天气也极易夭折。因此,大立菊的选种多用抗性强、分枝性好、枝条柔软、花大秀丽的品种。陈仕波透露,本次展出的这几盆精品大立菊,预计还需约7天时间方能达到全盛状态,届时观赏效果将更为震撼。

游人如织,获好评如潮
菊花会首日便吸引了来自江门、佛山、东莞、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众多旅行团及散客。汉服爱好者们身着华美传统服饰,漫步于花丛之中,与百花争妍,成为园内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现场,来自抖音平台的自媒体达人、身着唐装的“花仙子”们表示,她们的装扮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花海,传播传统文化之美。
自媒体达人“老卢故事”的主理人卢汝明作为小榄本地人,已是连续第四年系统拍摄记录菊花会。他坦言,坚持通过视频传播菊花文化,是出于一份深厚的乡土情怀与责任感。
来自佛山的纪阿姨则是第五次参观小榄菊花会,她与朋友们对今年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的花海景观赞不绝口,一路拍照留影,流连忘返。
2025年小榄菊花会将持续至12月15日。期间,园内30多项文旅活动将与园外万人菊花宴、宁徽园文化旅游节、熊猫马戏嘉年华暨脆肉鲩美食生活周、百汇香山庙会等系列特色活动深度联动,共同打造“园内赏菊、园外乐游”的全域文旅消费新场景,充分展现“精造小榄、雅致菊城”的独特魅力。
【出品】北部片区新闻联络处(小榄 东凤 阜沙 黄圃 南头)
编辑 张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