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坦洲镇的田野上,金黄的稻浪随风翻滚,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随着晚稻收割工作在全镇渐次展开,科学有序的测产工作也同步紧锣密鼓地推进,一串串亮眼数据勾勒出今年晚稻生产的亮眼答卷。
初步测产数据显示,2025年坦洲镇晚稻平均单产预计可达392公斤/亩,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约10%。其中群联村怡昌队的水稻测产产量更是达到613.50公斤,创下历史新高,在实现单产大幅提升的同时,晚稻品质也同步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丰收。
这份沉甸甸的丰收成果,源于坦洲镇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贯彻落实。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李扇妹介绍,针对晚稻生产周期长、环节多、农时要求紧的特性,全镇专门组织农技骨干与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专家对接,为连片播种面积100亩以上的水稻合理密植区域提供“一对一”农技服务,技术指导覆盖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生产周期,用精细化管理护航丰产。
在农业生产中,品种是核心竞争力的“芯片”。记者了解到,2025年,坦洲镇将推广优质、高抗、适销对路的水稻品种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积极配套推广“万香”系列优质米品种。该品种不仅口感香糯、垩白度低,更具备突出的抗倒伏能力和综合抗病性,尤其对稻瘟病、纹枯病的抗性表现优异,加之生育期适中,与本地气候条件高度适配,成为农户种植的优选品种。
病虫害防治是晚稻丰产的关键防线,也是绿色防控的重点难点。为有效遏制病虫害影响,2025年坦洲镇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近6000亩晚稻均完成了2轮以上的统防统治作业,成功抵御了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虫害,以及稻曲病、穗颈瘟等病害的侵袭,为水稻健康生长筑牢屏障。
如今,坦洲镇2025年晚稻已陆续进入市场,清香四溢的新米赢得消费者青睐。今年全镇晚稻种植中,“万香”品种种植面积约4000亩,占全镇晚稻总面积的60%以上。李扇妹表示,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充分激发了农户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不仅让今年的丰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为明年进一步扩大“万香”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持续提升晚稻产业质量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品】南部片区新闻联络处(三乡镇、板芙镇、坦洲镇、神湾镇)
编辑 张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