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棒垒球项目在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圆满落幕。历时11天的赛事中,运动员们激烈角逐,观众们热情欢呼,点燃了十五运会的赛事热情。而在比赛之外,还有一群身着“碧青绿”服装的“小海豚”志愿者,凭借着以专业、热情、奉献的服务精神,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各方的广泛赞誉。
团市委作为十五运会中山赛区志愿服务部成员单位,统筹负责本次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共组织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共计近600名青年志愿者投身棒垒球赛事服务,累计贡献服务时长超6万小时。“小海豚”们以井然有序的调度和温暖周到的服务,确保了赛事的高效平稳运转,充分展现了中山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与文明友善。
球场内,竞赛服务专业高效
每天凌晨4点,志愿者们摸黑起床,换上“小海豚”服装,踏上通勤大巴前往赛场。学校距离赛场最远达32公里,通勤大巴成了他们的移动补觉站。五点半,他们顶着冬日的寒风,在场馆南门排起长队,刷证、安检,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
竞赛组志愿者是最早进入场地的一批人。清晨6点15分,场地维护组已在场地集结,在竞赛主管的指导下,迅速完成扒土、拉线、划线、拉网架、洒水等繁琐工作,确保红土平整、界线清晰。这套流程必须在5分钟内高效完成,一天内至少重复九轮,经过日复一日的苦练,他们成为了“场地维护专家”。器材管理组对各类大小器材设施了然于胸,配合默契,做好器材“大管家”。球童们守在赛场两侧,目光如炬,迅速传球捡球,保障比赛节奏。FOP通道管控组严守比赛场地入口,保障了比赛流畅进行和直播画面干净整洁。
技术官员和运动队服务组志愿者则以标准的“微笑、挥手、指引”姿态,迎接来自全国的球队和技术官员,既是指引方向的“活地图”,也是及时补水补冰补物资的“后勤宝”。竞赛信息组的志愿者化身“信息快递员”,确保每一份成绩单的精准传递。反兴奋剂检查助理协助检查官做好信息登记和陪护等工作,保障赛事“赢得干净”。在这里,专业源于千锤百炼。
赛场外,观众服务周到细致
11月16日正值周日,全天9场棒垒球赛事近3000张门票售罄,现场火爆非凡。面对如潮的人流,场院安保和观众组志愿者用微笑化解万难,主动问候,为观众从入场验票安检、到入馆就座、再到安心观赛、再到结束散场提供一条龙的暖心导航服务。
观众从入场开始,票务组志愿者已开始忙碌:打票、验票、答疑、引导……遇到有老人家不清楚如何买票,志愿者一步步指引其用手机操作,直至顺利购票。无线电安检组志愿者提醒观众放包安检,存放禁带物品。在东门入口,场院安保组志愿者不厌其烦地提醒:“观看垒球赛请往左走,观看棒球赛请往右走。”类似的话语,一天下来可能要反复讲几百次,但他们依然不失耐心和微笑。
在观众看台区,志愿者们时刻紧盯各入口和通道,做好二次验票和坐席指引。面对持票观众和持证观众,及时做好分区分流引导;面对推婴儿车的观众,帮助其搬上看台;面对堵塞过道的观众,志愿者耐心解释、文明劝导;突发降雨时,迅速为露天看台观众发放雨衣;有观众丢了身份证件,及时报告、协助联系……志愿者耳边回响着观众的呐喊声和比赛的播报声,但却不能转身观看球赛,一直坚守岗位,留意着观众区的动态情况。
除了指引路线、维持秩序、帮拍合照、解答问询等常规服务,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赛事第一天,志愿者就遇到了一位拄双拐的观众,他从四川远道而来,虽然腿受伤了,也要见证支持的球队赢球。志愿者们立刻启动了“无障碍运送”机制,从东门借来公共轮椅让这位球迷就座,一边查验门票,确认观赛场次,并立刻报告相应场馆的负责人;随后推着轮椅将送他平稳到赛事场馆楼下,再和馆内观众区志愿者通力合作,接送至无障碍观赛区。这样流程,每天都在发生,“小海豚”们默契配合、服务周到,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带着暖意、安全舒适地观赛。
大后方,志愿者之家坚实支撑
棒垒球赛事赛程长达10余天,每天持续时间长,志愿者披星戴月,从凌晨5点多上岗,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加上是户外赛事,这半个月时间里,志愿者们已经经历过日晒暑热和寒风冷雨。在高强度的服务间隙,“志愿者之家”成为了志愿者们最温暖的港湾。
团市委因地制宜,针对棒球和垒球两项赛事,分别设置了可独立运作的“志愿者之家”,可同时容纳近300人轮岗休整。组织后勤团队,精准调度车辆,保障志愿者准时到岗离岗。精心准备营养餐食和能量补给,针对天气变化情况,迅速补充各类雨具、防暑和保暖用品和药品,保障志愿者们能量满格再上岗。并在“志愿者之家”设置了休息区、休闲区和学习区,满足志愿者轮岗时的不同需求。
这里不仅是休息充电的物理空间,更是“小海豚”的精神家园。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校团委在“志愿者之家”组织开展了十五运会志愿者党团课,提升思想认识。团市委邀请市中医院团委书记张振山,为志愿者示范并传授八段锦及放松训练方法,帮助大家快速缓解工作疲劳、补充精力。此外,团市委和学校还为当月生日的志愿者们准备了集体生日会,再添一份欢声笑语的温暖。
共成长,“小海豚”获广泛赞誉
十五运会赛事服务这门生动的“社会实践课”让志愿者们飞速成长。有人为服务外国裁判苦练口语;有人练就了“火眼金睛”,能迅速发现场地和器材的细微问题;有人每天晨起已成为生物钟习惯;有人从“i”转“e”,面向观众不再怯场;有人封闭训练了半个月,为了在最后的颁奖时刻展现出礼仪的最佳形象……更多的人从服务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互助的快乐和友谊的珍贵。
“小海豚”们凭借着专业高效、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参赛队伍、全体技术官员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善意也以各种形式回馈着他们,观众离场时的一句“辛苦了!”,运动队送来的签名棒球,工作人员交换的纪念徽章……所有这些点点滴滴的认可,都汇聚成滋养他们心灵的暖流。垒球香港队队员代表为志愿者手写了感谢信,表示“辛苦你们这几天的付出,感谢你们这几天的笑容。”一位棒球球迷写道:“来中山看比赛已经三天了,对志愿者的印象真的非常好!一路微笑指引,看我找不到吃饭的地点,还很热情的把我带到那里才放心离开,真是太暖了!”在垒球决赛和棒球铜牌赛的中场间隙,团市委和体育展示团队共同策划了致谢志愿者环节,并得到央视直播宣传,让中山“小海豚”无私奉献、真诚温暖的形象广泛传播。
随着棒球赛事颁奖仪式的落幕,本次十五运会中山赛区赛会志愿服务走向尾声。作为本届全运会中山赛区的重要支撑力量,“小海豚”志愿者们出色的表现,是中山高质量完成赛会组织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团市委与高校紧密协同,成功将高校育人阵地延伸至国家赛事的广阔平台,实现了一场高水平的赛事实践育人,培育了一批具备大型赛事服务经验的青年志愿者和管理团队。志愿者们用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具象化为中山城市形象中最温暖的注脚。未来,团市委将持续为青年成长发展搭建广阔舞台,引导广大青年将服务国家、服务城市的责任担当,融入个人成长的奋斗征程,为中山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青春动能。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