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广东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暨中小学智慧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中山市启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协办。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展示与研讨并行的方式,系统梳理广东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与AI教育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为下一阶段推进教育教学化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指明方向。
来自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各地市教育部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以及国家平台应用试点结对学校、省内各地中小学的代表共280多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展示全省国家平台深化应用
AI教育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
据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的重要抓手,该平台涵盖十大应用场景,覆盖“德智体美劳”和其他资源共13万多条,集成了国家名教师、各地精品课程,以及出版社的优质资源和多类工具等,是国家级权威资源工具类平台。目前该平台也在推进人工智能的融入。该平台在推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应。
本次活动现场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AI 赋能教育专题报告,进行市、县(市、区)、学校经验交流与分享,以及开展国家平台应用、AI 赋能教育教学专题研讨等。同时,现场正式发布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栏目。
本次活动充分肯定广东省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省份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省国家平台访问量达81.51亿次,其中粤东西北地区访问量为41.65亿次,教师使用平台备授课工具达659.87万人次,全域、全员、全流程的应用格局基本形成,为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和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大数据处处长刘华俊、暨南大学广东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子韬教授,分别对平台深化应用提出了新阶段的工作指引、系统介绍广东省在九章智慧教育智能体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在经验交流环节,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分享了国家平台全域应用的“韶关实践”;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介绍了基于平台的数智循证校本教研模式;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以“国平台+PBL”双线课堂重构为例,呈现了项目化学习与平台功能的深度融合路径。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课程发展及评核处处长郑锡杰介绍了澳门试点工作及粤澳合作构想,展现了大湾区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紧密协作与资源共享。
在活动的平行论坛环节,现场设置“国家平台学校(区域)全域应用案例分享”与“智慧教学案例分享”两大专场。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中山等地的3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代表,将围绕平台与AI双轮驱动的教育生态构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数智教研、五育融合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
中山实现全市331所中小学
87万师生100%全覆盖
中山市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如何?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晓新在致辞时介绍,中山市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以国家平台全域应用和人工智能教育试点为双引擎,系统构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平台应用方面,实现全市331所中小学、87万师生100%全覆盖,累计访问量达2.71亿次。
中山市通过“市-区-校”三级培训机制,通过“线上研修+线下工作坊”“专家授课+种子教师孵化”等模式,培养骨干教师近500人次,孵化24名种子教师参与省级课程开发,形成“雁阵效应”。平台还助力“双减”落地,成为教师利用优质资源优化备课,学生通过“课后服务”拓展兴趣等。
同时,中山市以“AI赋能”激活创新动能。作为广东省人工智能试点实验区,中山市在9个镇街、6所市直属学校开展探索,构建“技术+教学+生态”三位一体格局,积累113个AI应用案例、351个学科融合课例。
其中,板芙镇采用“1+N”模式,由镇中心小学带动周边村小共同发展;东区雍景园小学运用AI跨学科项目学习,学生一边学地理一边设计“大湾区生态地图”;中山纪念小学用AI生成分层作业,提高备授课水平等。AI从概念走向课堂,从赋能走向领航。
今年3月份,中山市编写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研深度使用指南(广东)》获省教育厅采纳并全省印发;本次活动将有13个获奖案例和1项课题进行交流分享等。中山市还前瞻性出台《中山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专项教师培养计划(2025-2028)》,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与AI素养培育深度融合。
“教育数字化是永不停歇的改革,今天既是成果检阅,更是未来启航。”彭晓新希望活动参加者在中山学有所获、交流共进,也希望各位专家为中山“把脉开方”。
“选择在中山举办这次活动,是因为近年来中山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数字教育部主任杨明欢提到,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在“省-市-区-校”等多层面贯通方面,实现了很好的落地,同时基层学校老师对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非常多典型案例。
“希望这次活动中,能够把各地的好经验进行传播,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杨明欢表示。
编辑 张倩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