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港澳籍船舶直航中山维修,单船节省 3-5 万元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林燕英 通讯员 朱华霞 发布:2025-11-20

11月19日上午11时,一艘港澳籍石油运输船“启德号”缓缓驶进中山神湾港码头泊位,经海关验放后,即将驶往中山盛航船厂进行维修。这艘“自己开进来”维修的船舶,是中山港海关推动直航入境维修新模式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山港海关共监管入境维修船舶127艘次,船舶货值达3.12亿元。

中山港海关关员对入境维修船舶“启德号”实施监管。通讯员 朱华霞 摄

中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和大型船坞资源,集中了盛航、迅成、宏鸿等多家从事船舶维修业务的船厂,集群效应作用下,近年来正逐渐发展成为港澳籍船舶入境维修的新枢纽。

“我们很多工程船服役多年,需要维修。以前用拖船拖航入境,成本高、安全风险大。”中山市宏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李经理回忆,“现在可以根据船舶实际情况选择直航入境,单拖船成本每艘都能节省3-5万元。”

中山港海关关员对入境维修船舶“启德号”实施监管。通讯员 朱华霞 摄

此前,中山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港澳籍船舶直航入境维修业务,中山港海关积极“送政策上门”,为船厂解答船舶备案、申报、船员管理等重点关注问题不断推广直航入境模式,自2023年10月业务启动以来,该关共监管以直航模式入境的维修船舶52艘次。

增强企业获得感的,还有税款担保方式的改革。宏鸿公司今年已维修了35艘船舶,其中价值最高的一艘货值1656万元,税款担保达到309万元,资金压力巨大。中山港海关持续推进多元化税收担保改革,允许企业以“关税保证保险”方式进行担保,在保证税收安全的前提下,切实降低企业担保成本。“现在新模式避免了大量的资金占用,解决了大难题!”李经理算了一笔账,语气轻松。

与此同时,海关通过“7×24小时”预约通关、优先靠泊、电讯检疫等便利化措施,保障入境维修船舶“即靠即检”。“我们与商务部门、联检单位、辖区船舶维修企业多方联动,不断拓展客轮、拖船、挖泥船、游艇等维修船舶业务类型,激活船舶维修产业发展新动能。”中山港海关监管五科科长陈志勇说。


编辑 张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