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拒接班”到“双轨创业”,剑桥“海归”莫梓晴的跨界人生|二代“接棒”创未来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柯颂 文波 发布:2025-11-20

11月19日,中山市卓梅尼工业园内,莫梓晴正带领团队调试工业研学路线的讲解设备。这个初二便留学新加坡,之后在英国攻读临床心理学的年轻人,如今既是家族企业的“数字化变革者”,也是心理服务品牌“泡泡森林”的创始人。从“抗拒接班”到在传统制造业与心理服务领域双线并行,她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兼顾家族责任与个人理想的“双轨人生”。

归乡:从抗拒到承接的转变

“在英国攻读心理学时,我心里非常清楚——未来一定会在心理学领域深耕。至于接班,其实是我当时最不愿面对的选项。”莫梓晴的办公室里,一幅剑桥校园风景照与父亲莫礼的创业旧照并排摆放,仿佛映照着两代人的人生选择。她本科在剑桥大学主修认知与行为心理学,研究生在伦敦大学学院专攻临床心理学。留学期间,她的职业规划始终围绕海外临床研究或心理服务展开。“坦白说,那时的传统制造业对我毫无吸引力——它和我热爱的艺术、心理学、对人的理解完全不是一个世界。”

父母对她的引导从未停止:“学心理学很好,企业管理本质上也是管理人。”然而,只要听到“接班”二字,她心里都会本能地抗拒。“我本质上是比较内向的人,商场上的迎来送往对我来说是消耗;更怕‘父母既是家人又是顶头上司’的角色重叠,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关系很容易产生冲突。”

莫梓晴(左一)与同事沟通相关工作。记者 文波 摄

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奶奶离世。回国奔丧的日子里,身为长女的她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意识到:“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我去看世界,我终究需要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在身边,不能永远‘在世界上’。”重新走进父母的工厂,也让她对家族事业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是我以为的那种传统工厂,而是在研发上投入重金、做整梯解决方案的品牌企业,爸爸的技术坚守让我第一次对电梯制造产生兴趣。”

父亲莫礼的态度给了她很大底气:“先不用管工厂,从你熟悉的品牌、企业文化做起。”这句承诺让她意识到,接班未必是“一步到位的承担”,也可以是一种渐进式的参与。她决定给自己和家族企业一个机会——哪怕只是先陪伴,也是一种责任。

破局:用数字化为传统制造业赋能

回国初期,莫梓晴感受到传统制造业与海外职场的巨大落差:“公司氛围比较压抑,上下级界限分明,大家都有点怕董事长,有想法不敢说;数字化程度低,想要一份资料,往往要等领导花费许久才能整理出来。”这些痛点,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切入点。

一次深圳飞书总部的参访,给了她变革的思路:“如果卓梅尼要有未来,必须变成被数据和系统支撑的组织,而不是靠经验和人情运转。”她立刻行动:深耕数字化管理知识,说服父母和高管团队实地考察,一个月内拍板全集团导入飞书,同步推进工厂MOM系统和财务数字化。

莫梓晴与同事沟通相关工作。记者 文波 摄

阻力随之而来,人力资源和基层部门抱怨“工作量增加”“习惯被打破”。但在父亲的支持和副总裁余剑的执行力加持下,变革稳步推进。“审批流程平均缩短约40%,项目启动效率提升约30%,员工不用再为找资料发愁。”莫梓晴说,最欣慰的是企业文化的逐步改变,“从‘董事长说啥都对’变成‘数据说话、信息透明’,有人开始主动提建议了”。

如今,卓梅尼成为中山首家实现全域飞书应用的制造企业,并入选飞书官网的标杆案例。父亲莫礼评价道:“梓晴带来的,不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组织方式。她用年轻一代的视角和专业能力,让一家传统企业开始具备新的生长路径。这比传统意义上的‘接班’更有意义。”

推动数字化的同时,莫梓晴将“服务业思维”融入制造业:打造别墅梯爆品时,带领团队做一对一用户访谈,从“生产方便”转向“使用方便、沟通顺畅”;推出工业研学项目,让三万多组家庭走进工厂,“既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工作,也让品牌更具温度”。

跨界:从企业福利到专业心理服务

“泡泡森林并非凭空诞生的创业点子,而是源于员工的真实困扰。”莫梓晴的创业初心,始于企业里的发现:会议室氛围压抑,员工常被家庭矛盾、孩子厌学等问题困扰,工作状态受影响。

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士,她从简单的员工福利入手:组织羽毛球群、邀请专业康复师教大家拉伸,形成“每日拉伸文化”;为员工子女开设正念减压营、亲子沟通课堂。没想到反馈极佳:“有员工反馈,孩子变得开朗了,家庭矛盾少了,还有外部家长主动咨询能否参与。”

莫梓晴创立了“泡泡森林”。记者 文波  摄

2024年8月,“泡泡森林”正式成立,将内部福利升级为面向青少年、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服务品牌。在中山这个制造业城市,她坚信“心理需求从不分职业,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情绪;有家庭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亲子沟通的挑战。”该品牌的核心产品包括《亲子耍大牌》刮刮卡、线上职业探索课程和工业研学活动,既方便家长操作,又能帮助孩子明确未来方向。有员工家长反馈:“抽卡互动让孩子第一次主动跟我聊学习目标,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太实用了。”85%参与线上职业探索课程的学生表示,“对未来职业有了新认识,愿意思考为什么要学习”。

双轨: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价值

如今的莫梓晴,在两条轨道上稳步前行:一条是家族企业的传承,推动卓梅尼专业化、系统化、品牌化转型,“我更像方向制定者和创新推动者,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另一条是个人理想的追求,将泡泡森林打造成可复制的青少年成长系统,“通过标准化课程、工具化产品、数字化平台,让它没有我也能正常运转”。

莫礼(右一)带莫梓晴(左一)熟悉卓梅尼引入的新生产线。记者 文波 摄

对于“创二代”的身份,莫梓晴有着清醒的认知:“压力永远比优势先到,因为你要证明自己不是坐享其成。但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我们有更多资源和机会去创新。”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双轨创业者”,“不是继承一个位置,而是创造自己的价值”。

父亲莫礼支持她的双轨选择:“她能把自己的专业和企业资源结合起来,既守住了我们的根基,又开拓了新的领域,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编辑 张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