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大展在香港揭幕,250件瑰宝跨越5000年历史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谭桂华 发布:2025-11-19

11月18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年度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揭幕,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8月31日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展期最长的古埃及文物珍藏展览,共汇聚250件来自埃及7间重要博物馆的瑰宝及最新考古发现,不少珍品更是首度于埃及境外巡展。

古埃及文明大展在香港开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供图

250件瑰宝,跨越5000年历史

此次展览展品年代可追溯至大约公元前4000年,横跨近5000年古埃及历史。展览分为“法老的国度”“图坦卡门的世界”“萨卡拉的秘密”“古埃及与世界”四大主题单元,展品丰富多样,包括超过60尊法老与诸神的宏伟雕像、彩绘铭文石碑,8具动物木乃伊、7套木乃伊棺椁、木乃伊面具,若干华美璀璨的珠宝首饰及日用品等。博物馆公共空间还伫立着三座大型石像,迎接粤港澳大湾区及世界各地访客。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第二单元展出了传奇法老图坦卡门的巨型石像。由于他的继任者刻意抹去其统治痕迹,这位少年法老的名字在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几乎被历史遗忘,直至1922年考古学家在帝王谷发现其陵墓,图坦卡门才为世人所知。在他的陵墓中,出土了数千件稀世珍宝。此次展出的图坦卡门像,有别于传统法老雕像的古板、严肃,而是以写实手法展现出这位少年法老的秀雅气质。

图坦卡门像。记者 谭桂华 摄

在备受关注的“萨卡拉的秘密”单元,展出了近40件最新出土文物,包括7件猫木乃伊,以及6件与常以“猫首人身”形象出现的守护神巴斯特相关的文物。萨卡拉是古埃及最古老都城孟菲斯的核心墓区,也是神庙林立的宗教圣地。这里还有古埃及规模最大的神圣动物墓地,数以百万计的神圣动物木乃伊被埋葬于此。考古学家在萨卡拉取得多个重要成果,包括出土了大量彩绘人形棺等,此次也以多种形态呈现于展览中。

萨卡拉新出土的彩绘人形棺,装饰风格丰富各异。记者 谭桂华 摄

“古代工匠是没有名字的,他们的作品放进墓地或者神庙里,是功能型的,是要帮助灵魂实现永生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此次展览客席总策展人颜海英博士长期从事相关研究,她在带领记者观展时动情地表示:“人类不能没有精神家园。当你在博物馆的时空穿越中感到震撼时,那正是来自精神归宿的召唤。”

历史是连结彼此的桥梁,而非疆界

世界文明是流动的,交融的。古埃及与中国这两大古老文明虽相距遥远,但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依河发展农业,孕育农耕文明;都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权,君主(法老)权力集中;都创造了独特的文字,用于记录与统治;此外,还有金字塔、长城等宏大的建筑遗存。

在此次展览的尾声,特别通过古埃及和中国的文物对话,展现出平行发展的辉煌成果。观众在欣赏这些文物时,既能感受到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也能体察到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相互启发和共同发展。近年来,中埃两国在考古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不仅促进了对古埃及文明的深入研究,也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理解。

各地嘉宾参观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供图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副部长Yomna El-Bahar在出席“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幕式时表示,这次展览是一场多元文明的交汇。“我们藉由文化传承的力量凝聚人心、启发交流,并向世界传递一个重要讯息:历史是一座连结彼此的桥梁,而非疆界。”

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陈智思同样表示,此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通力合作举办展览,是一个里程碑事件。2026年适逢中埃建交70周年,这次展览正是中埃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将为两地民众带来难忘的文化体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欣赏。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