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侨联工作》2025年第10期刊发中山市侨联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验文章,以《把服务做到群众身边 把工作做进侨界心里》为题,详细介绍其在涉侨纠纷化解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效。这是该国家级刊物今年第二次大篇幅报道中山侨联工作,彰显了中山侨务工作的示范价值。
作为侨乡,中山侨联始终聚焦侨胞需求。今年第7期《中国侨联工作》已以《“以侨为桥”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了中山侨联在以侨引资、助贸、引才方面的成果。此次再度刊发的调解工作经验,聚焦全省首个市级侨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实践。该调委会成立于2023年9月,通过构建“法侨共建、司侨联动、多元参与”体系,破解涉侨矛盾“处理难、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两年多来累计受理调解及法律咨询36宗,涉及金额超2000万元,成功化解多宗疑难积案,获赠致谢锦旗3面。
调委会创新打造“金牌调解团”,21名成员涵盖退休法院院长、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经系统培训,具备跨文化沟通、法律适用等实战能力。同时借助“侨言侨语”情景短剧等新媒体形式,让普法服务广泛触达侨胞。在调解实践中,调委会采取“法理情”并重的多元路径,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厘清权责,又善用侨胞家乡情感纽带柔性化解矛盾,美籍华人方先生7年纠纷圆满解决、南朗街道侨房纠纷顺利化解等案例,均成为涉侨多元解纷的典型范例。
值得关注的是,中山侨联调解工作已获多方认可,相关案例不仅入选全省涉侨纠纷多元化解优秀案例,还曾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此次两登《中国侨联工作》,标志着中山侨联在服务经济发展与维护侨胞权益两大领域的工作经验,已成为可复制推广的“中山样本”。
编辑 张倩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