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镇能量”·横栏| 7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动工,给横栏带来了什么?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西部片区新闻联络处 记者 柯颂 发布:2025-11-18

11月18日,横栏镇三沙“工改”片区内,打桩机重锤轰鸣,7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破土动工。这片由中山市统筹推动的横栏—古镇—小榄万亩产业园核心板块,正以项目集聚之势,成为中山以“工改”拓空间、优格局,加快打造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战略支点的生动实践。此次动工项目总投资超12亿元,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22亿元,涵盖智慧照明、智能家居、储能等领域,本土领军企业与跨区域优质企业同频发力,为跨镇街产业协同注入强劲动能。

7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破土动工。记者 文波 摄

本土照明龙头企业集体升级

6家横栏本土制造业领军企业借“工改”东风,以技术迭代、产能扩张与模式创新,筑牢万亩产业园核心支撑。广东澳特浦光电以3.7亿元单笔投资领跑,规划占地50.24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将引进智能化生产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绿色智能制造基地。“新基地将强化光伏储能核心产品研发,让‘中山制造’在‘一带一路’市场更具竞争力。”公司董事长庞可俭现场表示。

横栏三百灯饰企业亮相光亚展。(资料图)通讯员 供图

弘木照明、鸿烁照明、松泽照明与勃朗灯饰厂实现差异化升级。弘木照明1.4亿元智能灯具项目,达产后年产能超1000万套,年产值3—4亿元;鸿烁照明1亿元新基地将新增35条自动化生产线,依托“线上跨境+线下海外仓储”布局,年产值预计超2亿元;松泽照明1.3亿元新材料改造项目,通过数字化管控推动户外照明高端化,达产后年产值2亿元。

作为扎根横栏二十余年的本土企业勃朗灯饰厂,这次项目投资1.5亿元的智能灯饰基地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650万元/亩,主攻镜前灯、壁灯等细分领域,预计年产值2.5亿元、年纳税1250万元,明年产值将增15%。公司总经理江顺圆告诉记者:“从一间不足百平的小作坊起步,到如今即将拥有现代化厂房,是中山这片热土给了我机遇,‘工改’政策更帮企业破解了用地难题。”他说,政府“边生产边工改”的定制化方案,让企业无需停工就能扩产,这份支持是企业敢闯敢干的最大底气。

既是“腾笼换鸟”也是“筑巢引凤”

中山市商贤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推动产业园布局从“单一照明”向“照明+智能”延伸。作为拥有两家海外公司、5家国内公司的集团化企业,商贤电器是高端电壁炉与智能家居专业制造商,此次投资建设的5.8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将新增6条自动化家电产线及智能家具、灯镜生产线,以数字化管理构建全产业链。“项目达产后年产值预计3亿元,将为产业园注入跨界融合活力。”公司董事长龚建兵表示。

来自深圳的豪美照明,作为此次唯一跨区域入驻项目,成为产业园吸纳大湾区创新资源的缩影。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累计拥有100余项专利,产品通过欧美权威认证,与国际知名品牌长期合作。“横栏高效的政务服务让我们快速落地,这里的制造基础与我们的创新资源高度契合。”公司总经理谢培柱说。其投资1.4亿元的横栏生产基地,占地23.36亩、建筑面积7.26万平方米,达产后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年纳税1400万元,将实现深中创新与制造资源精准对接。

项目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此次动工项目核心布局三沙“工改”片区并辐射永兴工业区,是横栏以“工改”落实万亩产业园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低效工业园改造,不仅解决了本土企业“用地难、扩产难”痛点,更吸引了跨区域优质企业,实现“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双重效应。

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22亿元,带动大量就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作为中山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万亩产业园将串联横栏、古镇、小榄产业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显著的先进制造集群。未来,三沙“工改”片区将成为产业园核心增长极,推动“中山制造”抢占全球高端市场,书写跨镇街协同、产城融合的发展新篇章。

【出品】西部片区新闻联络处(古镇、横栏、大涌、沙溪)


编辑  张倩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