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周末夜晚,中山市兴中体育场总会进入“沸腾模式”。绿茵场上,球员们激战正酣,每一次精妙配合与奋力拼抢都牵动着人心;观赛台上,人声鼎沸,震天的鼓声、整齐的呐喊与挥舞的旗帜,交织成一幅动感十足的全民体育画卷。
自10月7日“超级周末·中国体育彩票2025年中山市镇街足球赛”(以下简称“中山镇超”)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无数市民的目光以及热情参与。而这火爆的场面背后,离不开各镇街精心策划的组织保障、别出心裁的氛围营造,更源于本土足球文化与市民情感的深度联结,让足球赛场成为凝聚民心、展示镇街活力的生动平台。

政企民同心
现场涌动“共参与的热流”
“中山镇超”的凝聚力,先从政企民同频共振的身影里生长出来——领导干部不做赛事的“旁观者”,而是化身“参与者”“服务者”,用行动为狂欢注入情感底色;企业的主动融入更让赛场外的体验充满“镇超”特色,球迷在观赛之余,还能感受本土品牌与赛事的双向奔赴。
亦如10月26日晚,南区科创队与三角财鱼队的较量紧张激烈。看台上,南区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身影出现在球迷之中,他们的加油声融入了南区球迷的声浪里。
在此次比赛中,南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翘楚慰问了参赛球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他鼓励球员们保持拼搏精神,展现南区体育风采。并关切询问赛事保障情况,要求做好现场服务保障工作,让赛事成为凝聚民心、展现南区活力的平台。而在此前的球队首秀中,南区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冯毅江更是亲自披挂上阵,作为球队前锋多次送出精准传球并完成有力射门。
赛场外的热闹,更是本土企业与赛事共频的生动写照。比赛当天,在“南区聚力,科创破壁”摊位上,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科研员为来往的群众、青少年展示“干冰泡泡”的实验,并解说介绍原理。鹰唛、美怡乐等市民熟悉的本土品牌摊位前,香气与甜味吸引着往来人群;奥菱电梯则立足专业,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咨询服务。“逛詹园赏景、游曹边品村”主题摊位前,中山詹园把特色文创产品呈到市民群众眼前,四时造物公司带来荔枝红茶、陶瓷荔枝文创礼盒,把南区本土文化装进礼盒;好好设计公司推出的鸽丙主题湿巾,让“南区元素”贴近观赛日常。
除了企业助力,赛事还通过“福利+互动”拉近与球迷的距离。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的抽奖活动里,大益茶益原素茶饮、詹园文创头巾等礼品通过线上平台送到球迷手中,现场则用美怡乐雪糕兑换券、鸽小院抵用券让观赛者即时享福利;部分球迷中奖后第二天就直奔门店兑奖,还在球迷群里分享这份喜悦。赛事临近尾声时,工作人员更主动与球迷玩起互动游戏,原本稍缓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多名幸运球迷还抽中整箱美怡乐冰淇淋兑换券、雄小鸽乳鸽礼盒,捧着奖品的笑容,成了“镇超”全民参与的鲜活注脚。
当然,这样的同心联动并非个例,更成为各镇街打磨观赛体验的“导向灯”。10月25日下午,神湾镇党委书记林冠军站在球场边,目光紧跟着神湾菠萝队与小榄菊城队之间每一次攻防转换。他说:“这样的足球比赛应该多举办,通过足球比赛可以传承全民体育运动精神和营造体育竞技氛围。”

创意赋能
观赛成为“有温度的狂欢”
当政企民的同心行动为“中山镇超”奠定了底色,各镇街更以创意巧思,让这份合力转化为球迷“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嗨”的“有温度的狂欢”。
据黄圃腊味队队长梁嘉桦介绍,在比赛期间,他们推出“专属大巴”模式,巧妙解决了球迷出行难题。“球迷只需自费9.9元,就能乘坐专属大巴前往场馆观赛。我们还会根据球迷居住分布,选择方便停车的地点作为发车点。”
这一定价并非“赔本赚吆喝”,而是通过多方共担成本实现可持续运营。据梁嘉桦介绍,大巴车内装饰了球队元素,打造“移动主场”氛围,让球迷在途中也能感受集体荣誉感,而便捷的出行方式、低成本的门槛与情感共鸣相结合,最终实现政府、企业、球迷的三方共赢。在11月22日的比赛中,就有近300名球迷参与乘坐大巴观赛,大家纷纷表示“物超所值”。
南区街道则凭借雄厚的足球基础和周密的组织,构建了专业级的助威体系。据街道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副主任吴雨迎介绍,强大的球队实力是吸引球迷的基石,队中如“父子兵”李雄文、李宇轩等“球星”拥有大量“个人粉丝”。同时,深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提供了肥沃土壤,“南区有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喜欢足球,亲子家庭来看球赛的人自然就多了。”
于是,在南区街道比赛中,每场都能看到超千人的观众方阵,助威道具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可爱的文旅大使“侨乡牛牛”玩偶穿梭其间,穿插抽奖环节,不断将球迷的热情推向高潮。
石岐街道的助威方阵则充满了文化味与文明风。据街道工作人员石飞介绍,他们通过发动学校师生及家长,组建了超千人的球迷主力军。“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场球赛,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爱家乡的教育。”据悉,这些学生们手中挥舞的,是各学校自行制作的创意手举牌,上面写着“我自强,石岐旺”“加油必胜”等口号。更令人动容的是,赛后散场,石岐的青年志愿者们会主动留下,弯腰捡起看台上的垃圾,将“人人讲卫生,石岐更干净”的文明习惯,从校园延伸到了广阔的赛场。
少年接棒
绿茵播下“薪火相传的梦想”
记者发现,在每一次的观赛人群中,总不乏孩子们的身影。他们不仅是看台上的啦啦队,更是足球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全情投入让绿茵梦想薪火相传。
在神湾镇的助威阵营中,一支由20名小球迷组成的“啦啦队”格外醒目。据神湾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主任崔建灵介绍,神湾中心小学是中山市的足球特色示范学校,其建立的“菠萝足球队”多次在各项赛事中荣获佳绩。本次组建小球迷队伍,核心推动者是学校足球教练陈宇东和曾广华,两人利用自身身份与影响力,组织20名小球迷组成助威团,在看台上支起4个大鼓,用震天鼓声传递热情:“我们相信,孩子天生的活力就是最宝贵的助威资源,也能让更多人看到绿茵梦想的未来。”
为了让更多少年近距离接触“镇超”、种下足球梦想,三乡镇足球协会会长李小强也积极行动。据他介绍,“中山镇超”举办期间,三乡足协同步推进三乡镇小学生足球联赛,还主动与各学校老师、教练沟通,鼓励师生们到现场观赛。为解决学生到场的交通难题,他们还向三乡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申请协调了校车接送服务,这一系列安排得到各学校积极响应,仅载德小学足球团队就组织了130余名小球员及家长参与,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走进赛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场三乡队对阵火炬开发区队的比赛后,到场的小球迷们被球员的精彩表现、现场的热烈氛围深深感染,不少人急切地追问下一场比赛时间;到了第二场,观赛人数明显增加,少年们的热情也带动了全场氛围。而作为长期关注青少年足球的足协会长,李小强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比赛期间,他会通过短视频宣传足球文化,他表示“短视频直观又有传播力,能点燃大家对本地球队的热情,我也希望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让‘带孩子看球赛、传播足球梦想’的想法传开,让更多青少年爱上足球运动。”
在南区科创队对战三角财鱼队时,来自三角镇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丁凯烨和陈聪也带着学校学生足球队来到现场。孩子们现场观看“镇超”和观看直播感受完全不同,通过现场感受足球的魅力,也能在他们心中播下足球运动的种子。
身兼球员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三乡濑粉队队长吴少庄,对此亦有共鸣,他从小学三年级便开始接触足球训练,至今31岁仍活跃在绿茵场,在看台上,许多小球迷都是他的学生,“‘中山镇超’不仅带动了中山足球的整体氛围,更让青少年通过现场观赛爱上足球,我想这就是绿茵梦想最实在的传承。”吴少庄说。
编辑 张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苏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