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中山市乡村青年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中山日报社16楼)举行。会上,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胡晓渝介绍大赛总体安排。大赛将于2025年11月中下旬开始,2026年1月结束。
胡晓渝介绍,本次大赛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联合主办,旨在充分展示我市“百千万工程”三年来的成效,生动讲述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创业故事,进一步引导更多青年人才汇聚中山、创业兴业。大赛以“创享百千万·筑梦新乡村”为主题,将通过赛、展、会、创四维联动,搭建成果展示、故事展台、创业比拼与品牌推广的多维舞台,树立乡村青年创业先进标杆,激发乡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为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汇聚磅礴力量。大赛采用镇街审核推荐、市级评审及决赛评审三级流程,将设置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乡村休闲旅游等多条赛道,征集、展示、表彰一批能充分体现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乡村青年创业创新项目。
“欢迎所有正在用‘真心、创意、新声’为乡村注入活力的‘创业创客’积极报名参与,把投身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治理一线的幕后故事搬到台前,充分展现‘青年入乡、乡村焕新’‘青年成长、乡村进步’的热忱和担当。”胡晓渝透露,在各方共同努力、通力配合下,大赛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就绪。他还表示,本次大赛既是一场“汇报演出”,也是一声“冲锋号角”。希望在大赛多维、广泛的传播影响下,营造出全民关心关注和踊跃参与的氛围,掀起青年积极投身乡村创业的热潮,让“四最精神”在中山乡村的广袤土地中扎根,共同绘制产业兴、人才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从会上还了解到,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目前,全市实现典型镇培育全覆盖,96个村入选省级典型村培育名单,12个镇登上“2025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万元,居全省第2,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4:1,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省最优。尤其是在乡村产业振兴上跃上了新的台阶:建强十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推行“市镇国企+村集体+社会资本”运作模式,形成“十平台、十标杆、百企业”农业产业集群生态;持续擦亮“土特产”品牌,推动中山脆肉鲩、石岐鸽、黄圃腊味、神湾菠萝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84个产品纳入“中山香农”区域品牌,加快构建“种好一粒米、培好三朵花、饲好三种禽、养好五条鱼、育好六种果”的“13356”特色农业产业布局。
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广大青年带着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扎根田野、创新创业的真实写照,在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成为了乡村建设的“生力军”、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编辑 张倩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