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天气舒爽,中山市南朗街道冲口村的稻田铺展成青黄交织的画卷,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香,让人不禁沉醉在秋日田园的诗意里。
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小村庄,踏着“百千万工程”推进的浪潮,加之中山市人民政府挂点帮扶的务实成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业态不断落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沉睡资源进一步盘活、文化建设高歌猛进,2025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已超9000人次。
冲口,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涌动着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村落来了新业态
村口开了家咖啡店,店里坐着7位七旬大爷,大爷人手一杯咖啡,咖啡竟是与本地大米磨浆融合的口味。他们聊着天,不时讨论下店里时新的文创产品,一派乐融融氛围。
这不是电视剧的场景,是今年7月真实发生在冲口村“冲咖啡”的一幕。大爷们也没想到,住了大半辈子的村子,居然在稻田边开了家时髦的咖啡店。于是,他们偶尔也把“茶话会”从榕树下搬到咖啡店,体验如今潮流的休闲方式。
3月,冲口村与逸晋(广东)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对村内15处闲置物业和土地进行连片开发,7月12日首期项目“冲咖啡”的落地,便是村企合作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走进“冲咖啡”,不难发现,店里处处是“冲”元素。冲口有连片的稻田,于是稻米与咖啡结合成米乳咖啡;冲口有原生又秀美的风光,于是风光变成了装饰画点缀在店内墙面;冲口是作家村,又挂牌“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于是店内设立文学交流的“第二客厅”,南朗街道各村落系列文化丛书在此大方展示。
“这些都是我们设计的作品,比如用水彩重现乡村有特色的建筑物,还有开渔节和大疆等品牌联名,打造了很受欢迎的网红产品。”说到店内的文创,“90后”主理人胡卓权兴致勃勃,“我们让IP文化与在地文化结合,去讲乡村的故事,希望更多人通过我们的设计,走进乡村,发现不一样的美。”
11月,水稻长成,从冲咖啡向外看,稻浪摇曳,心旷神怡。
新业态,在这个老村落里初具雏形,乡村经济也由此活了起来,甚至吸引了更多青年返乡创业。
在澳门工作的冲口村村民梁家伟,便是看到家乡新的生命力,而由此深受感召,毅然回乡创业。看中村中最大片的稻田,于是他选址牛黄林公园,准备开一家兼售咖啡与简餐的小店。“我本身是厨师,想尝试用家乡的食材进行融合创新,研发具有特色的菜品。”站在稻田边的观景台,望着眼前正紧锣密鼓装修的雨来咖啡,梁家伟的眼神充满期待,他说,投资百万的信心,正是源于家乡欣欣向荣的发展。
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之路,引入有内涵的咖啡店只是迈出的一小步。冲口村还探索着“营地经济+”产业集群,在硫角山大矿坑打造了“大坑奢野项目”,并与专业露营机构合作,落地星舰Zcamp、向野露营、粤营地三大项目。
一套组合拳之下,冲口村摇身一变,由产业薄弱的“边角村落”,走向业态鲜活的网红打卡地。
旧村貌换了新颜值
沿着冲口村红边山新修的步道向上而行,桉树的清香扑面而来,正午时分,树荫之下仍是一片清凉。平整的步道旁铺着整齐的草皮,路边偶见几个树桩形状的凳子供人歇息,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杂草丛生、脏乱不堪的荒径,蛇虫鼠蚁多,村民避之不及。
“还没完全完工,就有好多村民来散步了。”冲口村村委会主任梁赐明笑着说,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这个工程办对了,一条登山径,实实在在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
这只是冲口村旧貌焕新颜的缩影。在这里,人居环境整治被作为乡村运营的基础工程,将乡村振兴的根基稳稳扎在南粤大地上。
记者前往冲口村采访时,偶遇在儿童活动区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廖先生。他说,自己在南朗街道做生意,兴致来时,会独自到冲口村坐坐,安静的氛围总能令他心情愉快,忍不住用吉他抒发下情感。“感觉近两三年冲口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优美,空气也好。”廖先生对冲口村赞不绝口,“特别现在稻子成熟,金黄的模样很有意境。”
乡村的变化,不止于看得见的田园美景,更藏在关乎村民生活的细微之处。硬件升级上,村里系统推进农污治理,仅用3个月就高效完成540户农污支管到户工程,治理率达100%,昔日污水横流的景象一去不返;同步开展的2000米“三线”整治,铺设光缆16.015千米,成功实现“三网合一”。
农房风貌提升与绿化美化工作也同步发力。85栋民居和7个景观节点实施“一屋一策”农房外立面改造,老房子换上新衣裳,既保留乡村韵味又尽显整洁雅致。绿化方面累计种植苗木2.4万株,建成50余个休闲项目、45个“四小园”,评选出93户“美丽庭院”。眼下,稻田绿道上的三角梅盛开正艳,成了别有韵味的乡村景致,冲口村彻底实现了从干净整洁到生态宜居的跨越。
新风尚聚了新文化
乡村的蝶变,在于环境的提升和产业的布局,更在于文化的滋养与风尚的引领。
作为孙中山先祖移居中山第一站的冲口村,承载着600多年的历史,青砖黛瓦间藏着无数岁月故事。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中被进一步唤醒。去年4月,“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与“冲口作家村”两块牌匾在冲口村正式挂牌,它由此成为中山市首个作家村。
为让作家村真正“活”起来,村里精心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超30场特色活动接连上演:首届“田园诗韵·南朗之美”中山作家村田园诗会、冲口茶台文学沙龙暨端午诗会、冲口作家村“文学日”暨秋日诗会活动、写作培训课、好书共读作品分享会……文化活动让“爱读书、乐分享、传文明”的新风尚在乡村扎根。也出于文化的滋养,乡村变得更有温度,农文旅进一步深度融合。
风拂稻田,香满村落。新业态的蓬勃、新颜值的焕彩、新资源的激活、新文化的浸润,冲口村的每一处变化都看得见、摸得着。这是“百千万工程”在中山落地见效的一个生动缩影,中山的乡村大地,正以日日新、月月异的姿态,书写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新篇章。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