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获悉,2024年度中山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中山日报社表现亮眼,共有102件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特别推荐作品27件、推荐作品42件、入围作品33件。作品类型涵盖通讯、新闻专题、消息、系列报道、融合报道等多元形态,形式新颖、内容扎实,集中展现了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社会民生关切及舆论引导中的责任担当。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中山日报社过去一年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耕时代命题的生动注脚。围绕中心大局,报社推出一系列紧扣热点、直抵人心的报道,在社会引发广泛共鸣,更以多元视角诠释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使命感。
在“百千万工程”的宏大叙事中,中山日报社以微观视角切入,推出《“草帽书记”有了600名农村亲戚》《非遗文创+亲子研学 侨房活化密码》《农房·新貌》《农田有了“托管班”》《“消失”17年,中山麻鸭“找”回来了》《百千万奇遇记 |这个村,太不村了!》等多种类型的报道。这些作品不局限于宏大数据,而是通过“草帽书记”与村民的温情联结、侨房活化的创新路径、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等具体场景,鲜活呈现乡村发展的新貌与实效。既让市民直观感知“百千万工程”如何改变生活,更以生动案例激发社会参与热情,为工程推进凝聚共识、营造氛围。
作为中山融入湾区的“黄金通道”,深中通道的建设与通车牵动全民目光。中山日报社以全媒矩阵发力,推出《建设深中通道的2700多个日夜,我们一起——守望中华白海豚》《3D深中通道元宇宙“幻海云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解码深中通道“皇冠上的明珠”》《上桥了!深中通道正式开放社会车辆通行》等报道,既回溯建设者守护生态、攻克技术难关的艰辛,也以院士解读等形式揭秘工程背后的科技智慧;特别是通车当日的新闻直播,以实时画面带市民“身临其境”感受车流奔涌、欢呼雀跃的盛况。这些报道不仅满足了公众对家乡发展的信息渴求,更以强烈的情感共鸣提振城市自信,让中山“湾区枢纽”的形象更立体、更鲜活。
去年,中山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与全国“村BA”中屡创佳绩,报社紧扣这一热点,推出《中山陈艺文奥运夺冠》《奥运健儿陈艺文、汪雪儿回中山系列》《跳水运动员陈艺文:从“坐不住”到“稳得很”的斜杠奥运冠军》《中山健儿 奥运夺冠》,以及《全国“村BA”广东省赛决赛,沙溪队夺冠系列报道》《沙溪队蝉联全国“村BA”冠军:一颗篮球正转动产业“大球”》等报道。作品既聚焦运动员的拼搏故事,展现“敢拼敢赢”的体育精神,也延伸挖掘“村BA”背后的产业联动效应,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城市关注度。这些报道不仅点燃市民的自豪感,更以体育为媒,丰富了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重要节点,中山日报社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岐澳相连 共生共荣》《澳门岐遇记》《一条“运鱼路”牵起两地情》《中山首位澳门籍执业律师:实现粤港澳三地法律服务“软联通”》等报道,从人文交流、经济合作、法治协同等多维度,展现中山与澳门的深厚联结。这些作品既讲述了“一条运鱼路”串起的民间情谊,也记录了澳门律师在中山执业的制度创新,以小切口折射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时代大势,既增进了两地民众的情感认同,也为中山深化区域合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从“百千万工程”的田间地头到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从奥运赛场的拼搏瞬间到岐澳合作的暖心细节,这些获奖作品共同勾勒出中山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图谱。它们的背后,是中山日报社记者编辑们践行“四力”的坚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捕捉温度,用文字传递力量,方能打造出有深度、有共鸣的新闻精品。
中山日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同时,也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激励全体新闻工作者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据悉,2024年度中山日报社同时有11件获得2024年度“广东好新闻推荐作品”。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