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工布】75元一斤,早被订光!探秘流传千年新措酥油茶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特派工布江达记者 李玮玮 发布:2025-10-23

一口黑色大锅架在火塘上,里面是泛着白沫的新鲜牛奶,这是工布江达县罗池村牧民边巴顿珠和妻子、父亲一大早挤的牦牛奶。

边巴顿珠的父亲正在挤牛奶。

边巴顿珠一边搅拌,一边加柴,等熬煮到合适的温度,将牛奶转移到大桶里,再一勺勺放入分离器。牛奶中的奶水顺势流入桶中;另一边,金黄的油脂,慢慢淌入盆里,凝固成诱人的金黄色。

边巴顿珠告诉我们,以前这个步骤纯靠手工,使用特制的工具反复搅打牛奶,直至油水自行分离。分离机的出现,提高了效率,也减轻了繁重的人力投入。

分离出的酥油被放入一个更大的盆,边巴顿珠跪在棉垫上,身体前倾,像和面一样,不断揉捏酥油。乳白色的奶水从酥油块中流出,油水进一步分离,为的是做出的酥油更纯粹,也更耐保存。

反复放入清水,揉搓四五遍,直至再没有液体流出,这才算大功告成。

不过还没完,边巴顿珠将一大块酥油放在案板上,继续用手将酥油塑成方方正正的一大块。一般来说,一块就是一斤重。做好的酥油放入冷水冷却后,再密封起来。

将酥油塑成方形。

装酥油的牛皮木箱也有讲究,手工制作的木箱,外层用牦牛皮整个包住。木箱是边巴顿珠的父辈留给他的,用这样的木箱运输,可以防雨防潮。

边巴顿珠介绍,新措流行一个传说,格萨尔王(藏族英雄,约公元1038年—1119年),曾路经新措,就称赞这片高山牧场草肥水美,适合放牧牦牛。从那个时候起,新措酥油茶就小有名气。

高山牧场草肥水美。

边巴顿珠家已经积攒了整整一大箱酥油,大概有70斤,新措酥油的收购价高于普通酥油,75元一斤。掐指一算,这一箱酥油就价值5000多元,而且一早被老顾客订完。

这一箱有70斤。

罗池村党委书记次旦欧珠说,新措酥油茶有名但产量有限,基本上每个牧民的酥油都被早早订光。村委会有时也会帮村民销售,粗略估计,一天能生产酥油约200斤,供不应求。

在藏族家庭中,酥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可以做酥油茶,也可制作糕点。在藏族传统节日和庆典中,酥油象征着丰收和吉祥。

边巴珠顿的妻子将新鲜的酥油和着牛奶、红茶,放入搅拌机,很快,一杯香浓丝滑的酥油茶就做好了。围着火炉,一口酥油茶下肚,整个身体都舒畅暖和起来。

次旦欧珠介绍,新措村的牧民通过制作酥油茶,加上松茸季采摘、白草(虫草的一种)采摘和卖牦牛肉,人均年收入约两三万元。

他介绍,虽然新措酥油收购价格高,但产量毕竟有限,去年村集体通过新措景区相关配套服务的运营,村集体年收入380万元,为每位村民带来5000元的分红。截至今年国庆,新措景区营收已经超过400万元,有望今年为牧民带来更多分红。

新措景区。

【采写】中山日报记者 李玮玮
【摄制】工布江达融媒中心记者 扎西 央金拉姆


编辑  李玮玮  二审   黄汉英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市属媒体火炬片区新闻联络处成立
原创 20041人浏览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