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严重的关节疼痛(甚至可能导致行动不便)、皮疹和肌肉痛。需要了解的是,此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唯一的传播媒介是蚊子。
当邻居确诊,意味着您周边的蚊虫可能已携带病毒。您的立即行动,是保护家人的第一道防线,5大核心措施筑牢家庭防护墙。
伊蚊最爱在小型清净积水中产卵,今天就动手排查:
✅清空花盆底盘、水桶、废弃轮胎、饮料瓶等所有容器积水;
✅翻倒阳台、院落的闲置物品,避免雨后存积水;
✅疏通排水沟、雨水口,防止堵塞形成“死水潭”。
伊蚊白天叮咬活跃(尤其清晨、傍晚),防护需全天在线: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务必使用蚊帐(物理防护最安全);
✅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液,重点涂抹手臂、腿部等部位。
若社区或疾控人员上门开展蚊媒监测、环境消杀或健康问询,请务必积极配合:
✅如实告知近期活动轨迹、蚊虫接触情况;
✅协助清理公共区域积水,不推诿、不拒绝专业防控措施。
您的配合,能快速切断社区传播链,保护自己也保护邻里!
密切观察家人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
✅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用药;
✅主动告知医生“邻居确诊基孔肯雅热”的情况,帮助医生快速精准诊断。
正面案例:另一小区在首例病例后,居民积极配合清理积水,甚至主动清除了隔壁空置房阳台的积水隐患。疫情得到快速控制,未发生二代传播。
温馨提示:一处积水,可能危及四邻;一次配合,能护全社区平安。防蚊灭蚊没有“旁观者”,每一次动手清理、每一次积极配合,都是在为家人和邻里的健康加分!转发给身边人,共同筑牢社区防护网。
编辑 王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