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百千万|“红博不夜城”开门迎客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罗杨鸿 见习记者方馨娉 张景天 发布:2025-10-01

视频拍摄:记者 罗杨鸿 剪辑:陈晨 

9月30日晚,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以下简称“红博城”)华灯璀璨。“古韵香山 光影红博——中山市奋进‘百千万工程’农文旅之夜暨红博城特色夜经济集聚区启动仪式”在此举行。这场文旅盛宴,不仅拉开了大涌镇国庆中秋系列活动的序幕,更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消费为脉”的融合模式,为中山乃至湾区夜间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活动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商务局、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中山市大涌镇人民政府主办,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大涌红博城、中山市大涌镇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承办。

红博城光影璀璨。 见习记者 张景天

香山古韵碰撞现代光影,“红博不夜城”开门迎客

乐声响起,红博城楼体投影率先点亮夜空。短短几分钟的光影叙事里,岐江潮涌的历史画卷、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隆都民俗的鲜活场景次第铺展,香山文脉绵长赓续,中山“百千万工程”成效尽展眼前。

“5、4、3、2、1,亮灯!”随着倒数声落,炫光柱迸发光芒,红博城建筑群瞬间被璀璨灯光包裹,宣告红博城特色夜经济聚集区“红博不夜城”正式点亮,标志着大涌镇“一城湾区梦”在夜间文旅消费领域迈出关键一步。精彩纷呈的开场光影秀接续上演,红木楼体与灯光特效相融,光影流转间,惊叹声与快门声交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惊艳全场。

无人机光影秀掀起现场高潮。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随后,市文化艺术团队、大涌学校艺术团队及红博城文艺表演团队等同台开Show,一场长达1小时的文艺汇演将气氛推向高潮。舞蹈《绽放》以灵动舞姿隐喻蓬勃生机;童谣服装秀《童“话”家乡+牛仔服走秀》以清澈童声诉说乡情,展示文化魅力与产业特色;民乐演奏与歌伴舞《彩云追月》、少儿舞蹈《淡妆浓抹总相宜》将岭南风光化作视听盛宴;节目《与时代共舞》更以“人机共舞”嗨翻舞台,奏响“百千万工程”的奋进节拍;红博城原创沉浸式剧目《岭南梦•荔枝行》则以荔枝文化为纽带,带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岭南风情,为“千年香山韵”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文化故事到科技光影,红博城为现场游客带来双重感官震撼。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活动尾声,夜幕中的红博城在一场无人机光影秀中迎来高潮。千架无人机缓缓升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夜空中精准变幻出“盛世中华”“红博不夜城”“游龙”等图样,带来现代科技赋能农文旅的创新表达,令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从文化故事到科技光影,为现场游客带来双重感官震撼,也让“红博不夜城”首秀赢得满堂喝彩。

“红博城重新‘活’了起来!”来自大涌本地的林先生感慨道,以往仅白天开放的景点,如今转型为“不夜城”,刚好契合他夜间休闲、带娃散步的日常需求;既有美食市集又有文化体验,更让他对假期充满期待。

 街区全新升级,“吃赏玩购娱”一站式解锁夜生活

随着亮灯启动,红博城特色夜经济聚集区也揭开神秘面纱。由过去的“传统红木文化展示平台”向“现代多业态文旅高地”转型,这里如今正打造成为融“吃、赏、玩、购、娱”及隆都文化、非遗技艺、唐宋特色于一体的沉浸式主题街区。未来将成为湾区居民夜间“寻文化、享休闲、促消费”的新地标,进一步激活假日经济潜力,助力中山构建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

步入街区,“红博不夜城”灯饰亮化工程率先吸引视线。这里不仅是璀璨的灯光海洋,更是中山灯饰产业实力的“活态展厅”。科技感十足的动态光影墙、古色古香的唐宋风格灯笼长廊、巧妙融入红木元素的创意灯组,每一处设计均兼顾美学表达与产业内涵,让游客直观感受中山灯饰的魅力。

“红博城·隆都之夜”演出现场。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晚上9时许,启动仪式的热闹刚歇,“红博城・隆都之夜”古风集市又迎来客流小高峰。隆都里上下街灯火通明,游客们或在网红打卡点驻足,或在宋韵古风摊位前与NPC互动,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探寻游玩乐趣。这里,不仅设置沉浸式古风夜市、花灯门楼及数字光影互动设施,还引入了80余家特色餐饮、文创零售、旅拍写真商家,一站式满足“文化体验+夜间消费+非遗活化”多重需求。

“红博城・隆都之夜”古风集市里的人间烟火气。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行至岭南戏剧城,一场场形式多样的“演艺文化大餐”等待市民游客体验。孙悟空挥棒登场、唐宋佳人拂袖浅笑、民国女郎旗袍摇曳……如戏剧游馆内,游客们紧跟NPC的脚步,在场景的流转间,沉浸式闯进一幕幕鲜活的戏中。据了解,小长假期间,大型史诗舞剧、沉浸剧游馆、隆都里美食剧场、大型光影情景互动秀、岭南园林光影剧场、大型户外音乐节、大型沉浸式互动情景剧将在此轮番上演,全方位展现岭南演艺文化的多元魅力与创新活力。

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实践显成效

红博城特色夜经济聚集区的启幕,是大涌镇推进“百千万工程”、推进“文化大涌”建设与中山农文旅同频共振的关键一步。据悉,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大涌镇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依托文旅资源优势,策划举办一系列兼具观赏性与参与性的农文旅活动,全力构建“红博城-隆都文化带-卓旗山”三大片区联动发展的夜经济连片格局。

此次红博城的“变身”,正是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过去,红博城以红木文化展示为核心,业态集中于家具展销与静态展览,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场景单一;如今,通过融入隆都文化、非遗技艺、唐宋特色,打造灯光秀、演艺、集市等多元夜间消费场景,不仅激活了自身的文旅消费潜力,更带动了周边区域连片发展。

现场观众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据介绍,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除红博城的系列活动外,大涌镇还将举办“2025年中山市传统武术交流展演”“乐响都古村之南文音乐文化艺术节”“粤来粤好-系列粤剧活动”等,形成农文旅消费矩阵,让游客在体验夜经济魅力的同时,深度感受大涌镇的文化底蕴与生态风光。


编辑  廖薇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