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首批“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授牌运作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谭华健 通讯员 胡孟 发布:2025-09-18

2025年初,中山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印发了《火炬开发区“三名工程”工作方案(2025-2027)》,旨在通过3年周期的培养,打造一支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家型队伍和学术领军人才,带动和引领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为火炬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之基。9月17日,火炬高新区首批20位“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正式授牌运作,以名校(园)长带校(园)长、名教师带教师、名班主任带班主任,搭建教师成长舞台,建强火炬名师队伍。

“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正式授牌。记者 文波 摄

“名校(园)长工作室聚焦提升治校能力,名班主任工作室着力优化育人生态,名教师工作室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和‘三名’培养标准,为全区教育人才梯队打造提供有力支点,推动全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中山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主任(局长)李建英说。


名校长
校园里的“设计师”

在中山火炬高新区这片创新热土上,教育更应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将科技创新基因融入日常课程。火炬高新区第一小学校长蔡长青在办学治校上,以“未来学校”为蓝图,构建“基础课程+科创实践+人文浸润”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为“科技强国”书写生动的注解。

火炬高新区第一小学数学学科集体教研。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火炬高新区第一小学教学课程串联人工智能启蒙、STEAM跨学科项目、机器人编程等特色课程,让知识在真实问题中破土而出。此外,推行“项目式学习”“主题式研学”,让学生在科技创课、劳动工坊中体验“做中学”的真谛。

“一方面,学校推行课程革命,即开发“校本课程”,带领学生用编程优化生活、用生物技术改良社区,让学习回归真实世界;另一方面,推动治理升级,采用“分布式合作管理”模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学校发展的合伙人。”蔡长青校长向全区中小学校长分享。


名班主任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班主任是班级的掌舵人,也是家校沟通的桥梁纽带。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是浪网小学萧月华老师3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真实写照,她坚持用爱心与智慧浇灌一批又一批幼苗茁壮成长。

萧月华老师上班会课。通讯员供图

“班级管理之路,漫漫其修远。”萧月华老师说,“‘勤、严、细、实’四字要诀需时刻铭记于心、践行于日常。唯有如此,方能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助力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稳健前行,走向美好的未来。”

作为首批授牌的火炬高新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萧月华老师除了班级管理,还格外注重对青年班主任的实践指导,带领年轻班主任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经验分享、课题攻关等形式,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努力从经验型班主任向研究型、专家型班主任的转变。


名教师
学科建设的“艺术家”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名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火炬高新区名教师工作室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紧跟课程改革前沿,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和育人方式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春雨在授课。通讯员供图

“我和团队伙伴们打磨出“兴发共生、三阶四维”的课堂主张——构建“预学触发-课堂激活-延伸共生”的三阶活力课堂生态,关注学生课堂思维发展的质量、流量、容量、能量四个维度,让每一个40分钟都成为师生语言、思维、文化、审美拔节共鸣。”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春雨。

近年来,中山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聚焦老、中、青三个点精准发力,打造梯队型教育人才队伍。譬如,扎实开展国培、省培、市培、区培、校本研修五级联动培训,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创新组建区级教研员和学科教研组队伍,加强区域教育联合体建设,聚力推进“三名工程”人员辐射作用,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广东紧急通知:所有渔船回港!
14352人浏览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