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达57亿元,三角镇29个“工改”项目全部顺利动工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柯颂 发布:2025-07-08

7月8日,三角镇科立泰创新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机器轰鸣与叉车穿梭交织,奏响生产交响。这处正经历“新旧交替”的园区,是三角镇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三角全镇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2129.48亩,29个获批改造项目全部动工,总投资达57亿元,拟新建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从老旧厂房到现代化产业园,从低效用地到产业高地,三角镇正以“工改”为笔,勾勒产城双升新图景。

三角镇科立泰创新产业园。 记者 文波 摄

老厂房里的“产值跃升”

在三角镇科立泰创新产业园内的某空调企业车间里,流水线高速运转,一台台空调机组经组装、打包后,即将发往各地。“在这儿扎根七八年,‘工改’让我们不用搬家,新厂房投产后产值能从3亿冲到7亿!”企业负责人望着不远处正在装修的新厂房,眼中满是期待。

“作为全市首个‘工改’新政后公示的改造方案之一,我们能享受物业分割销售、财政阶梯奖励、融资贴息等政策红利。”中山市科立泰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凤指着规划图介绍。在这个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里,原有6栋旧厂房将“局部拆改建”,保留部分建筑的同时新建11.9万平方米厂房,最终以3.5的容积率撑起13.6万平方米现代化产业园。

科立泰生产车间。 记者 文波 摄

政策“东风”为企业注入信心。三角镇通过延长土地使用年期、提高配套设施占比等精准供给,为企业自主改造护航。科立泰的实践,正是该镇以政策引领“工改”的缩影——不搞“一刀切”,以灵活模式激活市场活力,让企业在改造中实实在在受益。

集体经济与产业升级双双提升

在三角镇蟠龙村,“工改”让集体经济迎来“跨越式成长”。改造前,这里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厂房陈旧落后,年亩均产值仅145万元,对村集体经济的贡献极为有限;如今通过“政府收储+村集体自改”模式,容积率提升至2.5,预计年亩均产值达1200万元,税收从3.83万元/亩跃升至60万元/亩,村集体年收入将增600万元。

广东海源管业“工改工”项目作为三角镇“工改”重点项目,总投资3.11亿元,在62.14亩用地上规划建设140846平方米的集智能生产、研发办公、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综合体。项目的容积率从不足1提升至3.4,“土地集约了,产业链能更好串联起来。”项目负责人说,这处综合体将为区域高端制造集群“添砖加瓦”。

民森信息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一区)的蝶变,更显“工改”激活低效用地的魔力。这片曾闲置的233.81亩土地,如今已建成12.8万平方米厂房,6家来自深圳、广州的安防科技、通讯技术企业在此扎根。“从‘零产值’到‘链式招商’,我们用‘工改’空间引来了金凤凰。”三角镇招商部门负责人自豪地说。

立木富山基础电子元器件产研基地则走出绿色转型路。改造前,28.67亩土地容积率仅0.75,年税收200万元;如今,3亿元投入将建起6.7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聚焦绿色环保循环产业,预计年税收达2250万元,幅超10倍。“不仅要产值,更要绿色GDP。”项目方的理念,正是三角镇“工改”“提质优先”的生动注脚。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15788人浏览   2025-07-07
最高37℃!中山高温橙色预警生效
14648人浏览   2025-07-06
小暑催夏盛,荷香沁满塘
14485人浏览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