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畔,潮涌千年文脉;岐江河岸,情牵百代风华。
近年来,中山以“文化兴城”为战略抓手,深耕文艺精品创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不久前,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作品名单公示,中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的4部作品成功入选,实现了作品数量和门类的历史性突破。
文艺精品的高产,映照的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山,从来不缺文艺创作的沃土。孙中山先生在这里诞生,他“天下为公”的精神至今仍是中山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咸水歌、长洲醉龙舞等非遗文化,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侨乡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更是成为众多作品的情感内核。
文艺精品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过去,更在于照亮未来。在“文化兴城”战略的推动下,中山的文艺创作正积极拥抱时代,关注现实。获奖纪录片《深中通道》以震撼的影像语言,全景式记录了这项世界级跨海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成通车的全过程。摄制组历时三年,运用航拍、水下摄影、延时摄影等多种技术手段,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建设者的智慧与担当。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深中通道建设的影像存档,更通过工程背后的故事,传递出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成为激励中山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既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命题,又扎根中山本土实践。获奖电视剧《青春之城》立足大湾区背景,讲述了为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一代代不同领域的创业者和基层工作者们挥洒青春的故事。剧中,中山元素频频“露脸”,真实立体的城市图景深刻体现了“中山制造”的品质魅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不仅深受市民喜爱,更成为凝聚城市向心力的重要纽带。
多元题材的背后,是中山对“思想+艺术+技术”创作规律的精准把握。获奖图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作者李春雷盛赞中山的文艺氛围:“中山是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中山文艺以其温润坚韧的文化品格、博大包容的文艺气质,为创作者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这种开放进取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创作环境,既能持续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也有助于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获奖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编剧、导演丁潇也表示,中山一直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创作土壤,这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鲜活的当代故事,更有开放包容的文艺创作氛围。文艺家们对创作环境的盛赞,本质上是对中山政策引导与人文积淀协同发力的认可——政府搭建平台、厚植沃土,创作者深耕其中、反哺城市,形成“以文兴城、以城哺文”的良性循环。这种双向赋能,不仅让中山文艺精品持续涌现,更让城市在文化浸润中焕发独特魅力,成为大湾区文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亮眼坐标。
伶仃洋的浪涛拍打着历史的礁石,岐江河的涟漪荡漾着时代的光影,站在时代潮头,中山文化兴城的征程壮阔无垠。文艺兴,则精神兴。相信在文艺精品的引领下,中山这座浸润着香山文化基因、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城市,会继续将文艺创作深植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以开放之姿拥抱科技浪潮,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