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声音丨郑凤姚:建议加大随班就读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支持力度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发布:2025-03-28

3月27日,在中山两会期间,关注随班就读儿童的市人大代表、香山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郑凤姚,提出了“加大随班就读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的支持力度”的建议。

据悉,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中山市按“免试就近”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符合公办学校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到辖区内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融合教育工作基础较好的学校随班就读,或根据家长意愿安排到就近学校入学,中山市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越来越多。

郑凤姚。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郑凤姚介绍,中山市的中小学虽然努力开展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与同龄人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学习成长,但是在随班就读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部分随班就读的孩子具有攻击性,或者自理能力比较弱,在班级里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以及由于班级里学生较多,老师能够关注随班就读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存在不足等情况。

另外,为帮助特殊儿童顺利随班就读,学校与部分有攻击性或不能自控的特殊儿童家长协商,采取陪读的方式到校共同帮助儿童。但家长陪读后,影响了家庭的收入,造成家庭负担压力大。还有部分家长不愿意陪读,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出现了矛盾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郑凤姚建议延长康复经费的使用时间和使用范畴。

“根据相关政策,中山市现有的特殊儿童康复经费,只支持0-6岁的儿童到专业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建议将中山市特殊儿童康复救助的年龄范围,从0-6岁延长至义务教育阶段。”郑凤姚表示,特殊儿童入校随班就读后,急需持续康复支持以顺利融入学习生活,希望能够将康复经费延长至随班就读阶段,支援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内康复。

同时,她建议拓宽中山市特殊儿童康复经费的使用领域,着重扶持学校开展康复工作:一是加大购买特殊教育服务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个性化教育和专业帮助;二是设立专项申请款项,补助陪读家长(或聘请陪读老师)、需要送教上门的家庭(每个家庭都需要专人在家照料),可设立严格审核机制,要求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以确保专款专用,从而有效缓解家长经济负担,使其专注孩子学业、心理与生活照料,为特殊儿童成长赋能。

她提出的第三个建议,是制定特殊学生陪读和休学政策。“为保障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同时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建议制定特殊学生陪读机制,由家长陪读或聘请陪读人员进行陪读。”她表示,此举是希望解决有攻击性、行为难以自控孩子对教育教学造成持续干扰的问题。同时,也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郑凤姚建议,如患病学生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监护人应当向学校申请休学,学生监护人不申请休学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病情作出休学决定,并送达学生监护人。“学生监护人对学校休学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司法鉴定,经鉴定,学生无需休学治疗的,学校应当撤销休学决定。”郑凤姚表示。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426人浏览   2025-04-20
原创 9477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