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中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东凤镇党委书记邹小龙接受采访时表示,东凤镇作为传统制造业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正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工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中山打造成智能家电的全国典范,接下来,东凤镇将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共同发力,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协同发展。

“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发展
邹小龙表示,数字化转型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强调的重点,也是东凤镇作为工业城镇转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东凤镇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24年,东凤镇通过举办85期数字化联盟活动,从生态角度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涵盖算力、算法、人才、平台、设备和金融等关键生态要素。这些活动将相关企业汇聚在一起,促进相互合作,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人才短缺问题愈发突出。为此,东凤镇于2024年底成立了公共数字化学院,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为全镇的企业家、高管和员工分享数字化转型的实战案例和经验,效果显著。今年,东凤镇将继续加大企业一线高管人才的培训力度,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持续推进。
“工改”显成效
产业急速扩张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东凤镇的“工改”项目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充分证明了其对产业升级的强大引导和推动能力。随着改造进程的深入,腾挪出的工业空间迅速被填满,反映出东凤镇智能家电产业的迅猛扩张态势。
邹小龙表示,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企业想要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数字化设备,就必须依托“工改”来拓展空间。据统计,“工改”已使东凤镇成功整备出超过2000亩的村镇低效用地,这些土地的有效利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邹小龙指出,接下来,东凤镇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改”战略。通过拆除老旧、破败的锌铁棚,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高效工业厂房,这一举措将为企业增资扩产、吸引顶尖人才、全面提升产能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东凤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迈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编辑 汪佳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