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山市委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应“单打独斗”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黄靖怡 发布:2025-03-27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个镇街编制并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今年中山两会期间,民进中山市委会提出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建议》。市政协委员杨国明作为提案牵头人介绍了建议思路。

杨国明。受访者提供

民进中山市委会经调研发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各部门间协同联动不足,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资金筹集渠道有限,多元共治机制待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多个领域的政策,但政策独立性强、缺乏协同性;镇村专业力量匮乏,且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既制约了工作质量,又难以满足整治工作长期需求。

围绕这些问题,民进中山市委会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

一是建立高效有力、共商共治的土地整治模式。整合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在选取整治区域、编制实施方案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建立健全村民参与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的平台和渠道,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南朗街道崖口花海,游人如织。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二是建立问题导向、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配套政策研究,强化土地规划、乡镇建设、农村管理、产业招商、生态保护、财政奖补、金融支持等政策集成,推出一批切实管用、好用、实用的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各利益主体的具体诉求和关切点,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学习佛山“三券”制度等经验,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场化参与机制。同时,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执行力。

三是完善金融支持、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整合财政资源,强化财政资金投入保障,统筹农业农村、住建、水利、交通、生态环保、文旅、林业等行业涉农资金,引导资金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域集聚。加强与国开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专项债券支持。

四是培养专业高效、执行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家库,发挥专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在决策咨询、项目调研、项目评审、项目验收及成效评估等方面深度参与并给予指导。对各级党政干部系统开展业务培训,并组建市级支撑服务团队,开展“送训下乡”“送技下乡”活动,全力支持镇村开展土地整治。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433人浏览   2025-04-20
原创 9481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