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陈越安:紧抓业态升级,将孙文西路步行街区域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江慎诺 发布:2025-03-26

孙文西路步行街如何留住“香山记忆”,更留住旺盛人气?3月26日,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市政协委员陈越安带来《关于进一步提升孙文西路步行街商业档次的建议》。他表示,通过提升商业档次,孙文西路步行街可转型为集历史沉浸、高端消费、艺术体验于一体的湾区文旅商业标杆,实现从传统步行街到城市文化名片的跨越,“关键是需注重品牌组合的‘质’而非‘量’,以精细化运营持续提升商业价值。”

市政协委员陈越安。记者 盖刘宝 摄

作为中山历史文化地标,孙文西路步行街目前正在加紧改造施工,开展地下网管升级、骑楼修缮及外立面统一提升等工程,即将以全新面貌再度迎客。除了这些“基础工程”的完善,陈越安认为,孙文西路步行街的业态也亟待升级。他坦言,虽然近年来通过保护活化与商业升级,孙文西路步行街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旅吸引力,尤其深中通道开通后,孙文西路步行街一带成为众多游客来中山必到的打卡地之一,“但由于孙文西路步行街的业态单一和商业档次不高等问题,本地人和游客的消费兴趣缺乏持久性,平日客流量较少,商业活跃度不足。”陈越安说。

陈越安认为,中山可以以改造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为主线,连带岐江一河两岸以及兴中广场商业体、烟墩山等,并向东延伸至孙文中路,沿途串联起西山寺、中山市博物馆、孙中山纪念堂、铁城城墙、月山公园等景点,再加上在民族路和拱辰路逐渐涌现的特色咖啡店、手作小店等,以及青溪路上的文创园区,将这一区域的业态进行整体优化,提升商业档次,让其成为中山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旺地之一。“要做到对本地人而言,这是一个能回忆和能创造商业价值的空间。对游客而言,这里不仅是购物休闲的场所,更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适合深度体验中山的过去与当下。”陈越安说。

陈越安表示,孙文西路步行街的打造可以从“商业街”的定位转为“城市会客厅”。中山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香山商业文化,打造中山文化主题街区,设置文化长廊、情景雕塑、历史微展馆等,增强街区故事性。同时争取引入国内外轻奢品牌首店或旗舰店入驻,吸引流量,并引入本土高端品牌,形成文化互补,以及采用“快闪店+艺术展”模式,与知名品牌或二次元IP品牌合作限时展览,吸引年轻高消费群体。

“孙文西路步行街还可以从文化破圈着手,让‘本地符号’转化为‘湾区文化枢纽’。”陈越安表示,中山可以设立香山非遗工坊,邀请石岐乳鸽、小榄菊花会、长洲醉龙、沙溪凉茶、黄圃腊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驻场,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同时可以打造一批如“湾区青年设计艺术周”“吕文成粤乐节”等的文化节庆IP,联动湾区资源,吸引文化消费客群。此外还可以邀请艺术家创作街区专属艺术装置,定期更新展览,并在步行街打造沉浸式音乐剧演出,观众可边走边看,增强参与感。

在招商方面,陈越安认为,中山应该通过实行分阶段招商计划、定向资源对接、跨境资源引入等方式,以“流量+口碑”撬动高端资源。招商出实招,政策服务也要跟上。他表示,中山可以定制化制定扶持政策,以免租或低租吸引有影响力或有潜力的品牌进驻,并提供装修补贴,对符合街区定位的品牌提供最高50%的装修补贴。同时为入驻品牌提供首年线上推广资源,如小红书种草计划等。对入驻品牌也要实行分级管理,设立准入门槛,成立品牌评审委员会,从调性、设计、客单价等维度筛选商户,并对商户实行末位淘汰机制,保持街区活力。

针对孙文西路步行街片区的可持续运营,陈越安认为,可以成立商户联盟,定期组织品牌交流会、经营培训,共享客流数据与营销经验,并实行金牌商户认证,对经营得出色、保持品质或有商业创新的商户给予优惠和支持。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491人浏览   2025-04-20
原创 9547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