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陈恒才:创新经营权有偿使用,引导和鼓励公园社会化运营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柯颂 发布:2025-03-26

中山当前正致力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实现“千园之城”为目标,让我市成为“绿融、水清、花香、园秀、城美”的“湾区明珠”,但随着城市公园的增加,运营管理却未能跟上。今年中山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陈恒才带来了《关于创新经营权有偿使用,引导和鼓励公园社会化运营的建议》。

陈恒才。 记者 盖刘宝 摄

3月26日,市政协委员陈恒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山在坚持公益属性、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公园运营,盘活公园绿地空间和园内建(构)筑物等资产资源,不仅能激发公园的生态环境活力,丰富区域生产生活空间,还能反哺公园的管理养护资金,减少财政支出。

陈恒才建议:完善政策指引,激发公共资源商业价值和潜力,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对公园、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场地、设施有偿使用,制定相关细则和法律指引,尤其是要解决公园内建(构)筑物产权不清晰,盘活成本高、难度大,运营风险较高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和潜力,从而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

同时,实施“一园一策”,强化大型城市公园统筹运营力度。“建议在开展精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对大型的城市公园按照‘一园一策’的要求,对园内资产开展摸底,做好承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统筹运营的业态规划,改变零散、碎片化的运营状态。”陈恒才表示,中山可借鉴上海、遂宁等地关于大型城市公园或郊野公园管理运营经验,对市内有条件的公园通过公开招标,招引专业化市场公司,统筹公园整体管理和运营,在公园内开展符合要求的特色餐饮、文创产品销售等商业活动,或举办主题文化活动、户外音乐节等娱乐活动,举办各类商业性的赛事等,以市场化运营反哺公园管理。

陈恒才表示,中山要创新经营权有偿使用,可探索“以用补建、以用代管”模式,开发“金角银边”。借鉴成都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进入公园运营管理准入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社区、高速路和快速路桥下公共空间等“金角银边”的开发和项目建设,创新经营权的有偿使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减少财政负担。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491人浏览   2025-04-20
原创 9547人浏览   2025-04-20